據保守統計,與整車發展息息相關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在2010年總產值將達到1.5萬億元。
去年全年產銷量達到了1800萬輛,同比增長幅度達到32%。這一數字超過美國歷史上的產銷最高峰1700萬輛,中國成為真正的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1800萬輛,中國汽車產業盤子更大了,汽車零部件和服務行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日益增大的汽車保有量將對汽車零部件和服務市場提供穩定的盈利來源。
近日,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資深人士透露:據保守統計,與整車發展息息相關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在2011年總產值將達到2萬億元。
雖然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一片欣欣向榮,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就此能一帆風順。2011年,從汽車零部件企業生存現狀來看,仍是困難重重:原材料漲價、整車廠把成本壓力向零部件供應商轉移、價格惡性競爭、外資打壓等不利局面。
今日中國汽車市場,整車廠與供應商、經銷商之間的關系,與其說“主次”,不如說是“兄弟連”、“鐵三角”或“共同體”,而市場競爭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鏈條共贏”態勢。帶來這一變化的動因是市場,是整車廠應對市場的能力和態度。汽車產品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確保優異的品質,從原材料到零部件、整車裝配,每一個環節都要萬無一失。“鏈”的優劣決定著企業的成敗。
市場兩級分化,產業集中度更高這些都促使鏈條共贏時代的到來。在“鏈”時代,生與死、興旺與衰弱,皆以鏈條的形勢體現。是什么促使鏈條共贏時代的到來?市場!今日的消費者更加個性化,對汽車的要求也更加立體化,不僅追求質量,還追求美觀、舒適從而使規模化、集約化企業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優勢,從而要求企業“鏈條”具有更強的生產、開發能力,建立更強的質量保證體系,提供更人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壯大,不僅體現在產業規模的擴大,還體現在軟環境的改善和軟實力的增強。另外,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生產管理水平也在不斷增強。當前,國內很多零部件企業正在學習跨國公司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從零庫存、精益生產到實現成本最低、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等先進的管理理念都在實踐中得到應用。
中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還會有一個十到二十年的穩定增長期,從技術和市場這兩方面來看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機遇。汽配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把目光市場定位到高新技術上去,保持可持續發展,從小到大再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