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鋁是節能、環保、勞動密集型產業,較之電解鋁,能耗不足5%,按行業協會調研,再生鋁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標煤能耗0.7—0.9噸,是我國平均水平(2.59噸)的30%。
在前不久出臺的我國“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建立若干個30萬噸以上產能的再生鋁示范工程”。一個鮮為人知的產業正在吸引人們的眼球。
鋁業出口的主力軍
再生鋁的原料是廢鋁,產品是鑄造鋁合金[有色商機:鋁合金],即我國商品分類稅則中的“未鍛軋鋁合金”產品。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提供的資料,再生鋁出口占未鍛軋合金出口量85%左右,且全部以加工貿易的方式進行。只有在2005年上半年,未鍛軋鋁合金出口關稅被加征5%后,才導致再生鋁出口大幅下降。去年再生鋁出口恢復性增長,1—10月份出口量達27.43萬噸,占未鍛軋鋁合金出口量的87.47%。
按海關統計,去年1—10月份未鍛軋鋁合金出口31.3萬噸,較上年同期出口牗12.9萬噸牘增長1.4倍。有人認為,未鍛軋鋁合金出口大幅增長的背后可能是電解鋁變相出口的原因。其實,這種說法是經不住推敲的。因為對于再生鋁行業而言,2005年并非正常的經營年度,受國家對未鍛軋鋁合金征收5%出口關稅的影響,再生鋁出口較2004年下降38%。如果將2007年的出口量與2004年同期牗22萬噸牘相比,增幅僅為42%,屬于正常的恢復性增長。因此,以再生鋁為主的未鍛軋鋁合金出口數量增幅正常,沒有出現當初擔心的電解鋁變相出口問題。
再生鋁作為未鍛軋鋁合金,其出口退稅曾在2005年與電解鋁一并被取消,并加征了5%出口關稅,后經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深入調研,半年之后國務院批準取消加征的5%出口關稅政策。經過此次政策調整,政府有關部門意識到,再生鋁與電解鋁的不同特點以及維持再生鋁行業穩定發展的意義,因此在去年國家進一步的調控政策中,再生鋁行業未再受到影響。
循環經濟新領域
再生鋁是節能、環保、勞動密集型產業,較之電解鋁,能耗不足5%,按行業協會調研,再生鋁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標煤能耗0.7—0.9噸,是我國平均水平牗2.59噸牘的30%;污染物排放較電解鋁減少97%以上,再生鋁行業及其相關產業至少提供了60萬個就業崗位。再生鋁產業適合我國國情,其發展受到國家高度重視,被列入我國循環經濟建設重點領域。
我國再生鋁是一個年輕的產業。國內廢鋁回收期尚未到來,再生鋁市場需求也在培育之中,僅靠國內市場無法達成現代化生產所需的合理規模。因此,我國目前一半以上的廢鋁是通過進口解決的,同時也有約15%產品出口。近年來,我國再生鋁行業借助國際市場迅速提升產業規模與技術水平。如上海新格有色金屬有限公司,2005年建成了我國第一個現代化30萬噸產能的再生鋁工廠,被國家列入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中國鋁業公司在青島的20萬噸再生鋁項目也將于2007年完成。再生鋁行業的集中度、清潔生產能力正在顯著提升,以往“小、散、亂”的行業狀況正在改善。只有這些現代化的再生鋁工廠完全發育成熟后,那些落后的、原始的、環境污染重的小作坊才能被淘汰。
在目前的環境下,再生鋁行業迫切需要一個穩定發展的空間。如果關稅等政策突然調整,這些再生鋁企業首先會受到沖擊,如其退出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又無法容納,會面臨被作坊式企業擠出市場的命運,已經建立的對國際廢鋁市場的資源控制主動權也將被日本、韓國、印度等國搶占。這對于處在產業水平提升的關鍵時期的再生鋁行業,將造成災難性影響。
對再生鋁行業而言,規模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基本保障。我國規模較大的再生鋁企業經過多年努力,已建起了覆蓋全球的廢鋁資源采購網絡,具有一定優勢,環保、產品品質控制也較好,能做到內外銷兼顧,在不占用國內資源、不擠占國內市場條件下,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和稅收。如果此時失去國際市場,企業會立即失去規模化支撐。在我國廢料回收體系尚不健全的情況下,企業培育國內市場,將經營重心轉向國內至少需要5—10年的過程。
在前不久出臺的我國“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建立若干個30萬噸以上產能的再生鋁示范工程”。一個鮮為人知的產業正在吸引人們的眼球。
鋁業出口的主力軍
再生鋁的原料是廢鋁,產品是鑄造鋁合金[有色商機:鋁合金],即我國商品分類稅則中的“未鍛軋鋁合金”產品。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提供的資料,再生鋁出口占未鍛軋合金出口量85%左右,且全部以加工貿易的方式進行。只有在2005年上半年,未鍛軋鋁合金出口關稅被加征5%后,才導致再生鋁出口大幅下降。去年再生鋁出口恢復性增長,1—10月份出口量達27.43萬噸,占未鍛軋鋁合金出口量的87.47%。
按海關統計,去年1—10月份未鍛軋鋁合金出口31.3萬噸,較上年同期出口牗12.9萬噸牘增長1.4倍。有人認為,未鍛軋鋁合金出口大幅增長的背后可能是電解鋁變相出口的原因。其實,這種說法是經不住推敲的。因為對于再生鋁行業而言,2005年并非正常的經營年度,受國家對未鍛軋鋁合金征收5%出口關稅的影響,再生鋁出口較2004年下降38%。如果將2007年的出口量與2004年同期牗22萬噸牘相比,增幅僅為42%,屬于正常的恢復性增長。因此,以再生鋁為主的未鍛軋鋁合金出口數量增幅正常,沒有出現當初擔心的電解鋁變相出口問題。
再生鋁作為未鍛軋鋁合金,其出口退稅曾在2005年與電解鋁一并被取消,并加征了5%出口關稅,后經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深入調研,半年之后國務院批準取消加征的5%出口關稅政策。經過此次政策調整,政府有關部門意識到,再生鋁與電解鋁的不同特點以及維持再生鋁行業穩定發展的意義,因此在去年國家進一步的調控政策中,再生鋁行業未再受到影響。
循環經濟新領域
再生鋁是節能、環保、勞動密集型產業,較之電解鋁,能耗不足5%,按行業協會調研,再生鋁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標煤能耗0.7—0.9噸,是我國平均水平牗2.59噸牘的30%;污染物排放較電解鋁減少97%以上,再生鋁行業及其相關產業至少提供了60萬個就業崗位。再生鋁產業適合我國國情,其發展受到國家高度重視,被列入我國循環經濟建設重點領域。
我國再生鋁是一個年輕的產業。國內廢鋁回收期尚未到來,再生鋁市場需求也在培育之中,僅靠國內市場無法達成現代化生產所需的合理規模。因此,我國目前一半以上的廢鋁是通過進口解決的,同時也有約15%產品出口。近年來,我國再生鋁行業借助國際市場迅速提升產業規模與技術水平。如上海新格有色金屬有限公司,2005年建成了我國第一個現代化30萬噸產能的再生鋁工廠,被國家列入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中國鋁業公司在青島的20萬噸再生鋁項目也將于2007年完成。再生鋁行業的集中度、清潔生產能力正在顯著提升,以往“小、散、亂”的行業狀況正在改善。只有這些現代化的再生鋁工廠完全發育成熟后,那些落后的、原始的、環境污染重的小作坊才能被淘汰。
在目前的環境下,再生鋁行業迫切需要一個穩定發展的空間。如果關稅等政策突然調整,這些再生鋁企業首先會受到沖擊,如其退出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又無法容納,會面臨被作坊式企業擠出市場的命運,已經建立的對國際廢鋁市場的資源控制主動權也將被日本、韓國、印度等國搶占。這對于處在產業水平提升的關鍵時期的再生鋁行業,將造成災難性影響。
對再生鋁行業而言,規模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基本保障。我國規模較大的再生鋁企業經過多年努力,已建起了覆蓋全球的廢鋁資源采購網絡,具有一定優勢,環保、產品品質控制也較好,能做到內外銷兼顧,在不占用國內資源、不擠占國內市場條件下,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和稅收。如果此時失去國際市場,企業會立即失去規模化支撐。在我國廢料回收體系尚不健全的情況下,企業培育國內市場,將經營重心轉向國內至少需要5—10年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