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這種回落是暫時的,2011年一季度通脹形勢更加嚴峻。
財新傳媒調查顯示,2010年12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可能同比上升4.4%,增幅為2010年7月以來首次回落。但是,有經濟學家認為,這種回落是暫時的,2011年一季度通脹形勢更加嚴峻。
2011年1月初,財新傳媒對20家證券公司、商業銀行研究部門發出問卷,調查其對2010年12月中國宏觀經濟數據的預測值,獲得15份有效回復。
15位經濟學家均認為,2010年12月CPI同比增幅回落至5%以內。他們的預測值平均為4.4%,較2010年11月回落0.7個百分點。
其中,花旗銀行的預測值最低,為4.2%。花旗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彭程認為,2010年12月初,食品價格下降是CPI回落主要原因。但是,由于南方的冰凍天氣,春節需求以及全球農產品(000061)價格上揚,未來食品價格仍可能抬頭。同時,非食品價格也可能繼續攀升。他預計,2011年1月通脹水平可能更高。
交通銀行(601328)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認為,12月CPI同比增幅小幅回落,并不表明通脹壓力減輕。他指出,近期食品價格已經重現上漲勢頭,尤其是非食品價格,自2010年11同比漲幅開始擴大。如果非食品價格繼續攀升,將與食品價格一起助推CPI同比增幅繼續擴大。連平預計,2011年一季度物價上漲的壓力較大,個別月份可能突破6%。
在通脹壓力繼續加大的背景下,瑞銀證券中國經濟學家汪濤預計,2011年中國央行將加息75個基點,首次加息估計在一季度。
15位經濟學家均認為,2010年四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可能較三季度放慢,經濟過熱風險減小。他們的預測值平均為9.2%,其中最高值為9.5%,仍低于三季度9.6%的水平。
彭程認為,平穩的經濟增速可以使得當局集中控制通脹。同時,他還認為,中國經濟放緩的幾率很小。
高盛高華證券此前發布的報告認為,在經濟過熱的環境下,實體經濟、通脹和信貸增長放緩是積極的變化。但是,隨著年末效應消失,各銀行年初再集中放貸,“十一五”結束后限產措施力度降低,以及短期內天氣條件變差,2011年1月可能再次出現實體經濟強勁增長、通脹反彈、流動性充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