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遐想不無道理。
目前中國銅業下轄的主要銅業公司中,云銅集團下屬的云南銅業(000878.SZ)是主要上市公司,而云南銅業已經連續兩年虧損,面臨“摘帽風險”,在電解銅等主要產品價格下滑的背景下,其老礦山上部礦體回采基本結束,即將轉入礦床深部,將進一步加大采礦成本,注資未嘗不是一條扭轉銅產業形勢的良方。
中國銅業“集權”
通過無償劃轉協議,中國銅業從母公司中國鋁業公司手上獲贈云銅集團58%的股權,成為云銅集團的直接控股股東。這對于云銅集團來說,可算是近期較大的變動。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魏啟寧認為,“中國鋁業公司應該是希望借該措施調整集團內部結構調整、優化業務。”
經過本次股權劃撥,中國銅業公司旗下銅資產業務更為集中。
據了解,中國銅業有限公司下轄的主要銅業公司有云銅集團、中鋁洛陽銅業有限公司、中鋁上海銅業有限公司、中鋁華中銅業有限公司、中鋁秘魯礦業公司、中鋁昆明銅業有限公司等銅冶煉、銅加工企業等。
分析師王宇也認同這一觀點。他對記者表示,“中國鋁業公司這次劃撥股權,更大意義在于銅資產重組,中國鋁業公司雖然是實際控制人,但仍偏于鋁行業,劃撥中國銅業后,讓子公司管理,更為專業。”
而中國銅業也正是為了完成中國鋁業公司銅產業戰略而生。
據了解,中國銅業是以銅金屬為投資核心,立足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面向國內外有色金屬業,以有色金屬的勘探、采礦、加工、科研為投資、經營主體,以進出口貿易、金融、電力、煤化工、石油、房地產、生物科技等多行業并行發展為戰略。
目前,中國銅業具有全資、控股企業18個,參股企業33個,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并計劃到2015年高純陰極銅市場占有率要達到17%。
不過,雖然中國銅業囊括了中鋁公司主要銅業務資產,但是否計劃打包上市仍有未確定因素。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銅業務的上市公司中除了云南銅業外,還有中鋁礦業國際(03668.HK),這家公司在香港上市,并且擁有中鋁秘魯特羅莫克銅礦項目股份,是否會選擇云銅股份上市有待考察。”
云南銅業已停牌兩月
雖然分析師比較謹慎,但投資者卻很興奮。
中國銅業入主云銅集團讓云銅股份的投資者異常活躍,在股吧中,不乏見到投資者對云銅股份復牌后大漲的信心。
這些投資者紛紛表示,中國銅業獲贈云銅集團58%股權,已經很明顯是要資產重組,并選擇云南銅業上市,并且在上個月已經有“痕跡”可循。
6月,云南銅業公告稱,控股股東云銅集團表示年內啟動將云銅集團所持有的涼山礦業股權注入云南銅業的工作,并在注資完成之日起一年內,啟動將云銅集團所持有的迪慶有色股權注入云南銅業的工作。同時,云銅集團承諾在涼山礦業注入云南銅業完成之日起五年內,啟動將云銅集團所持有的該等子公司股權注入云南銅業的工作。
公開信息顯示,涼山礦業是集團旗下最有看點的礦企之一。涼山礦業旗下拉拉銅礦儲量80萬噸,銅精礦產量約為3萬噸,目前股份公司股權占比20%左右,云銅集團占股40%左右。財務數據顯示,2013年涼山礦業凈利潤6779.61萬元。
這對云南銅業來說是極大的優質資產,對比一下云南銅業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云南銅業7月11日發布的201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1000萬-1500萬元,去年上半年則虧損超8.1億元。
而中國銅業更擁有秘魯特羅莫克銅礦,該礦山擁有當量銅金屬資源量約1200萬噸,項目設計年產銅精礦含銅22萬噸,約占我國國內自有產量的18%,中國銅業成為直接股東后,對于資產調配,更為便利,這更有利于云南銅業的成本降低。
事實上,這也正是云南銅業所急需的。
業內人士表示,云南銅業開采成本面臨技術性上升的問題,目前云銅老礦山上部礦體基本回采結束,采礦轉入礦床深部,面臨礦體賦存條件變化大、高地壓引發巖爆、地下水滲透及高溫等一系列問題,給采掘方法、支護技術、防透水、通風降溫及節能降耗帶來巨大困難。
“而新的銅礦還未達到建設投產,它的全資子公司玉溪礦業投資的玉溪礦業大紅山銅礦3萬t/a 精礦含銅-西部礦段采礦工程,投資總額約為10.4億元,目前已經投進去6個多億,但還沒完成,要等到2015年才能完成,這期間還要繼續投資。”據知情人介紹。
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度,云南銅業利潤總額(合并)約為負13.8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05.12%,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約為負14.9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111.63%。主要是因為本期有色金屬價格下跌,而主要產品電解銅毛利率僅為0.84%,下降了2.58%。
魏啟寧認為,云南銅業已經停牌近兩個月,涉及大股東承諾注資,與資產重組、股權變動有很大關系,停牌的目的或是為了將此問題解決,幫助云南銅業盡快找到扭虧的方案。中國鋁業劃撥股權看似沒有深層的含義,但云銅集團旗下業務和中國銅業業務若能有效對接、盡快調整,則上市公司必然會大獲其利。
但截至發稿前,中國鋁業公司尚未回復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