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自主品牌車企業成為最大獲利者不同,因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沒有進入車輛購置稅免征之列,繼去年未能進入新能源車補貼范圍之后,在混動技術上一枝獨秀的豐田汽車再次落單。
多位業內人士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一系列對新能源車的扶持政策來看,除了對自主品牌打氣之外,也可以看出政府在新能源車上選擇的發展路徑,寄望自主品牌可以實現跨越混合動力階段而直接發展純電動的“彎道超車”。
自主品牌獲益最大
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7553輛和17642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據著主導地位,產銷量分別為14243輛和14604輛,幾近占據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八成。
而在純電動汽車市場中,絕大多數都是自主品牌汽車,如北汽E150EV、比亞迪E6、騰勢、江淮和悅iEV以及榮威E50等。今年來,受多重利好政策刺激,國內新能源汽車明顯提速,中汽協剛出爐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生產20692輛,銷售20477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3倍和2.2倍,產銷量已超過上年全年數量。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85輛和11777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507輛和8700輛。
今年來,在新能源領域一馬當先的自主品牌車企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以及大巴的銷量,加上在手的訂單,已突破萬輛大關。
比亞迪有關負責人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過去在傳統汽車領域,通過合資的方式以市場換技術,隨著合資品牌越來越強大以及渠道下沉,造成自主品牌今日在傳統汽車領域相對被動,而國家有意在財稅方面扶持自主品牌發展新能源車,冀望自主品牌在這一新領域可以實現技術領先。
上述人士談到,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等政策對自主品牌將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在外資品牌大舉進入國內新能源市場之前搶占先機。
根據相關規定,在消費者購買車輛時,需要繳納車輛購置稅。國產車的購置費是車價扣除增值稅后金額的10%,計算公式是:購置費=購車發票價/1.17×10%。而進口車的購置費數額是車價(含關稅和消費稅)的10%。目前在市面上能買到的國產純電動汽車,多數處在15萬~30萬元區間。除去中央補貼和地方補貼后,大多數汽車的售價在十余萬元。按此計算,購買比亞迪插電混動車“秦”、純電動車e6的消費者,皆可省去逾萬元的車輛購置稅。
有消費者反映,政策力度還是挺大的,由于新政是9月1日起實施,七八月比亞迪等車企新能源車銷售可能會有所放緩,預計9月1日后會出現井噴。
看好新能源車的發展前景,廣汽乘用車、東風柳汽等自主品牌都加速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突圍。
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談到,目前傳祺正在打造一款增程式純電動車,至今已有4年多時間了,這款車也是國家“863計劃”第一個批下來的項目,叫插電式純電動車,但考慮到目前電池還沒有完全過關,因此也備了油箱,采取了純電和混電中間的模式。“最近我也知道國家對這方面還比較鼓勵,因為現實可行,而且有可能技術上取得突破。今年我們在廣州準備試運行800輛,將于10月開始投放市場,明年準備運行5000輛。“吳松說,等電池技術成熟之后,下一步將發展A0級小型純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