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較于區外企業,自貿區能夠為企業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并為企業進行國際投融資提供更好的平臺。”一位長期關注自貿區政策動向的人士說。
近年來,隨著車企海外布局加快,本土企業海外并購和投資屢見不鮮,投資模式也從此前的單純貿易型轉變為品牌輸出型,在此背景下,靈活的政策扶持顯然對企業的擴張更有利。
預期降低兩成運營成本
按照上述協議,延鋒公司將持有新合資公司70%的股份,而江森自控則持有30%的股份。“目前延鋒公司的主要客戶是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以及東風日產等,江森自控的客戶是寶馬、奔馳、福特等”,華域汽車總經理張海濤表示,新的合資公司將助華域汽車打入寶馬、奔馳等高端品牌的配套領域。與此同時,雙方合資后,延鋒公司產品可以通過江森自控現有的渠道和布局進入海外市場。
隨著車企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對零部件企業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不僅要具備參與全球研發的能力,還必須具備全球供貨能力。汽車零部件企業沒有‘全球化’屬性,只能淪為代工廠”,張海濤認為。
在業內人士看來,零部件企業要具備全球化屬性,產品研發的全球化之外,后臺服務全球的響應能力和便捷性至關重要。在此背景下,落戶自貿區無疑有利于其全球化路徑的啟動。
“與區外相比,自貿區內企業在進出口手續上將更為便利,比如清關,會有類似于綠色通道的快捷出入口,有利于企業效率提升。”汽車分析師田永秋說。與此同時,在稅收和融資貸款的利率上,自貿區內的政策都更為優厚。
據此前上汽集團發布的數據稱,根據現有政策預測,其在自貿區成立的上海汽車國際商貿公司可為集團的國際貿易業務降低20%以上的資金、貿易、運輸、倉儲等成本。
這對目前利潤趨薄的零部件企業來說,顯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在汽車分析師田永秋看來:“國內零部件企業由于沒有合資股比限制,所以在目前的市場上,盈利能力較為豐厚的板塊基本都被博世、博格華納外資公司等控制,而本土零部件企業盈利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在市場競爭中,成本的控制便顯得極為重要。”
海外投資顯現靈活性
對上汽集團和華域汽車來說,落戶自貿區除了企業運營成本的降低,還有利于提升海外投資靈活性。“從目前來看,隨著國內整車以及零部件企業的發展,‘走出去’已經成為一大趨勢,隨之而來的海外兼并和投資在未來也將變得更為頻繁。”田永秋認為。
“隨著車企對海外市場擴張的加速,車企出口的模式也已從此前的貿易型向品牌輸出轉變。”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品牌輸出與貿易型輸出不同點在于,貿易輸出的投資和營銷決策更多由當地合作方決定,而到品牌輸出階段,投資規模以及營銷方向都由車企拍板,在這一過程中,投資的持續性和靈活度尤為重要。
“從目前已經披露的信息可見,自貿區的本外幣兌換、換匯、結匯的手續以及限額上都較區外更為靈活。”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認為。
據田永秋介紹,“未來自貿區在海外企業并購的審核上也有望進一步放松。比如,此前企業涉足海外并購金額超過1億美元需要到工信部、發改委等相關部門進行審查批準,而自貿區的企業實施并購,只要不超過10億美元,一般僅需要備案即可。按照自貿區的政策特點,未來這種審查的限制還有望進一步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