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一輪國資改革啟動以來,滬上國企海外收購、培育國際化經營能力進程明顯加快。“走出去”過程中,出海收購兼并是多見的模式,華域汽車卻探索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徑:成立中方控股的合資公司,整合全球資源,形成真正屬于自己的“國際競爭能力”。
“汽車零部件企業沒有‘全球化’屬性,只能淪為代工廠。”華域汽車總經理張海濤介紹,如今汽車行業全球OEM格局已經形成,零部件公司沒有全球化能力,只能留在本地市場,成為跨國公司的“供貨基地”。為此,上汽集團在整體上市過程中,剝離零部件業務,形成專門從事汽車零部件的上市公司華域汽車。隨著華域汽車治理結構完善、研發管理體系成熟,走出國門、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成為當前上汽在零部件領域的主攻方向。
走出去往往伴隨著風險,華域選擇的獨特路徑,低風險、高效率是其與眾不同之處。華域汽車旗下曾經的汽車內飾公司延鋒偉世通,是一家中外股比50對50的合資公司。近年來美國偉世通公司陷入破產危機,業務轉型后,其汽車內飾業務無以為繼。去年8月,華域汽車看準這一機會,與多年的合作伙伴取得一致:通過發債融資,收購美國偉世通公司持有延鋒偉世通50%的股權。過去“請進來”建立合資公司,如今為了“走出去”,反向收購合資方股權,實現對汽車內飾業務的完全自主掌控。
今年,華域汽車經營者獲知,延鋒公司另一家合作伙伴美國江森內控同樣準備調整業務結構,希望為其汽車內飾業務引入投資者。華域汽車介紹,江森內控曾與華域汽車合資建立過中國最大的汽車座椅公司,而且與延鋒的汽車內飾有很強的互補性,此次牽手江森,等于為延鋒打通一條直通海外市場的捷徑。
張海濤表示,合資成立的新內飾公司選址上海自貿試驗區,為的是借助試驗區改革創新舉措,降低走出去成本,提高海外經營決策效率,這家公司也將成為目前自貿試驗區內規模最大的實體制造企業。此外,華域汽車還將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投資建立一家服務于主業投資公司,為華域下一步的海外收購兼并服務,同時發揮投資管理、資金運作、風險防控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