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最大表面處理基地一期竣工
助重慶市突破高端汽車、電子零部件本地配套瓶頸
4月24日,位于銅梁工業園的西南最大表面處理基地——重慶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一期工程順利竣工,將迎來首批企業入駐。該基地將打破我市大部分高端汽車、電子配件只能在外地生產的局面,提升相關產業本地配套率。
表面處理,包括五金電鍍、電子電鍍、塑料電鍍、噴涂、磷化、電泳等各層面產業,其產品從金屬調羹、門把手、水龍頭,到汽車、電子零部件。“在整個工業板塊,表面處理大約占3%的比重。”重慶重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林國表示,以去年重慶工業產值計,如果表面處理環節全部由本地完成,這一塊的產值將達500億元左右,但目前全市規模以上的相關產值尚不足100億元。
“汽車和電子配套是重慶的支柱產業之一,但其中許多高端部件都是在外地生產。”王林國說,“實際上,重慶的機械加工技術已經能夠達到核心部件配套要求,但由于在高端表面處理工藝上存在短板,產業規模也不大,本地相關零部件配套上存在瓶頸。”
重潤表面工程科技園,是由市政府、市經信委、市環保局統一定點設立的表面處理集中加工區。全面建成后年表面處理面積可達5000萬平方米,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規劃起點與建設標準最高的表面處理園區,同時也是國內環保技術最為先進的表面處理園區。
王林國透露,目前該園已與長安、臺灣大煜集團、中西部八省市電鍍協會等企業和單位達成合作意向,“隨著本地表面處理產業的上檔升級,一些汽車、電子產業的高端零部件配套,未來也有望回歸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