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鑄造人自己的節日
中國鑄件產量已連續14年位列全球第一,是當之無愧的鑄造大國。如今,中國鑄造業正朝著世界“鑄造強國”的目標邁進。而基于中國鑄造業強勁發展態勢開展的系列活動,如雨后春筍般煥發出勃勃生機。由中國鑄造協會歷經27年精心打造的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中國鑄造協會年會、兩岸三地鑄造業合作論壇、亞洲鑄造論壇、金磚國家鑄造業高層論壇、中國國際鑄件采購洽談會等活動,極大地滿足了鑄造業界對拓展合作與文化交流的高層次需求。張立波表示,2012年5月,中國鑄造協會六屆三次理事會會議決定,自2014年開始,每兩年由中國鑄造協會舉辦一屆中國鑄造節,整合中國鑄造協會的各項品牌活動,創新鑄造文化品牌,滿足中國鑄造人對行業活動品質和內涵的深層次需求。中國鑄造節應時而生,正式成為中國鑄造工作者自己的盛大節日,將匯聚行業正能量,共鑄世界鑄造強國的“中國夢”。
首屆中國鑄造節期間,將隆重舉辦中國鑄造行業的“兩會一展”。據中國鑄造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榮麗輝介紹,“兩會”一是指中國鑄造協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將審議六屆理事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第七屆理事會;二是指中國鑄造協會年會,將梳理中國鑄造行業近兩年的發展態勢,通報中國工業經濟重要數據,研判鑄造上下游產業走勢,辨識與前瞻鑄造業未來發展方向。
“一展”,即指融合了國際有色及特種鑄造展覽會、中國鑄造零部件展覽會、中國鑄造裝備展覽會和中國鑄造材料展覽會四大展會的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該博覽會是目前享譽全球的鑄造行業盛會,堪稱國際一流的鑄造專業博覽會。本屆展會將集中展示引領我國鑄造業提升自動化水平、實施綠色生產的鑄造技術、鑄造裝備和鑄造材料,同時還將展示代表著國內外鑄造發展水平的各種優質鑄件。此外,大范圍、全方位的行業表彰活動也將令人耳目一新,洋溢出節日的歡樂氣氛。
首屆鑄造節凸顯四大特色
記者從會場了解到,首屆中國鑄造節將凸顯出以下四大特色:
海內外嘉賓云集,鑄造節更趨國際化
本屆鑄造年會,國家工信部、國務院參事室、中國科學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歐洲鑄造設備供應商協會等政府部門和組織的領導將蒞臨并作精彩報告;中鋼集團邢臺軋輥有限公司、蘇州興業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共享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BP、DISA、HA、FOSEOC、SINTO等企業高層將參會交流;臺灣及香港的鑄造行業組織也將參會;來自美國鑄造協會、德國VDMA、巴西鑄造協會、俄羅斯鑄造協會、印度鑄造協會、韓國鑄造協會等行業組織領導也將親臨現場。
據中國鑄造協會副秘書長范琦介紹,首屆中國鑄造節的國際化程度凸顯出“四多”,即策劃的高水平、高檔次的國際化活動多、關注并參與的國際組織多、跨國大公司參展參會多和關注報道的海內外媒體多。范琦強調,“本屆展會的國際展商比例較上屆增長50%,海外觀眾增長超過100%,已邀請到海外參觀團數十個。無疑,本屆展會將是自創辦27年來最好的一屆。”
與時俱進,聚焦鑄造行業發展熱點
2013年5月,由工信部頒布實施的《鑄造行業準入條件》使中國鑄造行業結構產生重大變化,在本屆會員代表大會中,有關協會章程修改等關系會員切身利益的議題將被討論和確定。本屆年會邀請業界專家、學者就節能、環保、高效鑄造裝備,環境友好鑄造材料,鑄造標準應用,企業人才培養方法,優質鑄件生產技術等專題發布最新成果。
中國鑄造協會副理事長溫平表示,為助推“行業準入”的深入實施,本屆展會進行了科學規劃,將企業轉型升級所急需的智能化鑄造裝備、功能化鑄造材料、環保產品、高端鑄件產品和質量控制技術,以及轉型升級的成功案例等作為展示重點。此外,展會現場還安排了業內專家“坐診”,并編印了企業急需的包括標準在內的技術資料。
構建行業終身學習體系,助力鑄造職業教育發展
面對困擾中國鑄造轉型升級的人才瓶頸問題,中國鑄造協會近年來積極探索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隨著2012年12月人社部“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鑄造分中心”和2013年11月“國家開放大學鑄造學院”的相繼掛牌,構建了中國鑄造從業人員的終身學習體系。中國鑄造協會副秘書長王齊柱介紹道,本屆年會將專場討論人才培養的方法與途徑,同時,在展會現場也設置了鑄造科普長廊和手工實操區,可親自體驗鑄造文化,增強感性認識。此外,還安排了鑄造科普和鑄造企業安全教育視頻資料首發式。
表彰行業典型,匯聚正能量謀求健康發展
鑄造節期間,安排了諸多評比和表彰活動,旨在立標桿、樹榜樣、聚能量,助推鑄造行業轉型升級,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據介紹,集體評比表彰活動包括:第二屆全國鑄造行業綜合百強、排頭兵企業評選表彰活動,全國優質鑄件評選活動,全國鑄造裝備創新獎評比,全國鑄造材料金鼎獎評比等。個人競賽表彰活動包括:“匯麗杯”中國鑄造行業風采攝影賽、全國鑄造行業終身成就獎、全國鑄造行業突出貢獻獎、全國鑄造行業優秀企業家、全國鑄造行業優秀青年企業家、全國優秀巾幗鑄造工作者、“紅雀杯”卓越鑄造工程師評選、“圣泉杯”鑄造工人操作能手評選等。(常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