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展會始創于1987年,原名為中國國際鑄造、鍛壓及工業爐展覽會,于2008年正式更名為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27年來,該展會緊扣行業發展脈搏,與中國鑄造行業同步成長,并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熱切關懷和支持,贏得了廣大海內外鑄造業同仁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已成長為當前全球鑄造行業展會中的翹楚。
展會主辦方表示,本屆展會在沿革傳統優勢的基礎上,深度整合資源,將國際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展覽會、中國鑄造零部件展覽會、中國鑄造裝備展覽會和中國鑄造材料展覽會一并納入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合力打造全球鑄造展第一品牌。
聚焦“行業準入”
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與往屆相比,本屆展會緊扣行業發展需求,增設“參展準入”門檻。參考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頒布的《鑄造行業準入條件》,設定了《鑄件生產企業參展準入條件》,謝絕不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參展;參展的鑄造裝備要求符合智能化、數字化、高效、清潔等要求,增設了機器人、3D打印設備專區,凸顯了本屆展會亮點;參展的鑄造材料要求符合低污染、低排放、可再生等要求,彰顯出綠色、環保導向。
2014年,恰逢我國推行《鑄造行業準入條件》的關鍵年,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產業結構調整期,本屆展會恰如“及時雨”,更是“風向標”,將為鑄造企業轉型升級指明方向,引領鑄造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正是基于此,主辦方將企業轉型升級所急需的智能化鑄造裝備、功能化鑄造材料、環保產品、高端鑄件產品和質量控制技術,以及轉型升級成功案例作為展出重點,值得期待,展會將呈現出以下六大看點:
一是智能化機器人提升行業自動化水平。本屆展會上,10余家國際知名機器人生產企業將集中展示用于造型、制芯、澆注、清理、搬運等工序的數十種機器人產品,智能化、精細化是這些機器人的共同特點。
二是3D打印與數字化無模鑄造精密成形同臺競技。本屆展會不但可以看到3D打印設備,還可以看到另一種基于三維CAD模型驅動的柔性化、數字化快速制造方法——數字化無模鑄造精密成形,該方法通過機器直接切削砂體得到鑄造用砂型。
三是新型清潔環保設備直擊霧霾。提高環保水平是鑄造業“十二五”期間的核心任務之一,本屆展會將有數十種清潔環保設備精彩亮相,推出一系列可用于防治霧霾的除塵設備。
四是功能化鑄造材料有效降低企業廢品率。據統計,50%的鑄件廢品與鑄造材料直接或間接相關。本屆展會將展示各類功能化鑄造材料產品,針對性地解決各類鑄件的質量問題。百余家企業展示的各類功能性鑄造材料產品,將輔助鑄造企業降低廢品率,助推鑄造企業達到“準入”標準。
五是高端鑄件引領行業發展。鑄造行業眾龍頭企業將展示用于能源、電力、機床、軌道車輛、船舶等領域的打破海外技術壟斷的“爭氣鑄件”,同時,也將向業內展示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質量控制技術。
六是鑄造產業集群深入助推“行業準入”。本屆展會上,中國鑄造名城——河北泊頭、江南鑄都——湖南嘉禾、耐磨鑄件之都——安徽寧國、鑄造產品交易集散地——山西澤州等特色產業集群,都將精彩登場。在展示主打產品的同時,也將向業界傳遞出實施鑄造行業準入、產業結構調整的成功經驗。
提升展會的服務內涵
主辦方表示,本屆展會的同期配套活動豐富多彩,極大地擴展和提升了展會的內涵。展會同期,由中國鑄造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鑄造節”將隆重開幕。屆時,中國鑄造協會第7屆會員代表大會、第11屆中國鑄造協會年會、第2屆全國鑄造行業綜合百強和排頭兵企業評選、全國鑄造行業先進單位和優秀個人表彰活動、中國鑄造協會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中國鑄造協會進出口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國家開放大學鑄造學院掛牌儀式、中國國際鑄件采購洽談對接會、全國鑄造行業“三基”工作推進交流會、全國特色鑄造產業集群(工業園)招商引資活動、全國優質鑄件評選活動、全國鑄造材料金鼎獎評選活動、全國鑄造裝備創新獎評選活動、中國鑄造博物館(三期)文物征集活動、第2屆“匯麗杯”中國鑄造行業風貌攝影賽,以及中國鑄造行業系列會議等將紛紛精彩呈現,進一步豐富展會的內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展會的展商參展報名異常踴躍,展位供不應求。報名早、大幅度增加展覽面積是本屆展會的一大突出特點。本屆展會正式報名在2013年8月啟動以來,到10月底展位已經售罄。預計展位缺口在8000~12000平方米,目前主辦方正在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記者獲悉,本屆展會的國際化程度亦大幅度提高,國際館的展覽面積增長50%,預計國際觀眾將增長逾100%。在觀眾組織上,展會主辦方與汽車、工程機械、塑料機械、農業機械等下游行業的20余家權威機構緊密合作進行專業買家的邀請,投巨資進行廣告宣傳,并先后赴德國、波蘭、印度、俄羅斯、巴西、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美國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臺灣等地進行專業觀眾的組織和邀請。(常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