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言
一個黨支部一個堡壘;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
一個承諾一份責任。
2010年,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者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創”有標準,“爭”有目標,“干”有載體,人人干勁足,個個爭先鋒,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業績:推動了經濟高速發展,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基層黨組織建設得到切實加強……
請看這樣一組數字:2010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2億元,完成任務目標的110.5%,增長29%;工業總產值1005億元,完成任務目標的 111.7%,增長34%;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48億元,完成任務目標的109.6%,增長39%;實際利用外資9.09億美元,增長10%;實際利用內資66.27億元,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382億元,增長30.4%,其中工業投資211億元,增長28.7%,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目標。主要經濟指標與“十五”末期相比,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長2倍,實際利用內、外資增長1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5.5倍,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完美收官。不久前,國家商務部對全國90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投資環境進行綜合評價,長春經開區排名從上一年的第 14位上升到第13位,在中部9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繼續保持第一位。
回眸2010年年初,當擁有18年發展基礎的長春經開區拉開新一輪發展大幕之時,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新一屆領導班子精心謀劃,科學部署,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固本強基,爭創一流,譜寫了一曲爭先不停步、創優無止境的嶄新篇章。
作為包點領導,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史繼山同志多次深入經開區就基層黨組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行調研、指導,對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對進一步加強全區黨風廉政建設提出明確要求,給予許多具體指導。
2011年,長吉一體化戰略號聲正酣,處于長吉圖核心區、長東北前沿陣地、長吉一體化橋頭堡的長春經開區承擔起艱巨的使命,堅持科學發展的主題,抓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爭當創先爭優的排頭兵……
凝心聚力實干
推動科學發展
“站在排頭不讓,扛著紅旗不放”。創先爭優活動在長春經開區有了更通俗的理解。活動伊始,市長助理、黨工委書記吳德金就為全區黨員干部明確了主題,即“固強堡壘,服務中心,履職敬業,爭創先進”,緊緊圍繞“凝心聚力、決戰北區”的中心目標,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爭做長東北發展的引擎、長吉圖騰飛的旗艦。
廣泛深入的動員轉化為強大的行動力量,圍繞這一主題,全區上下協調一致,各級班子和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于科學發展的實踐中。
按照新的發展定位,一幅全新的發展藍圖展現在世人眼前:
——經開北區以其優越的區位、交通、資源、產業優勢,率先啟動了長東北開放開發先導區核心區建設,成為長東北開放開發先導區的龍頭。發揮環境優勢、產業優勢和體制優勢,實施南部建城、北部建區的“兩區”聯動戰略;
——建設“九大特色產業園區”,即南區建設汽車零部件園區、快速消費品園區、生物制藥園區、光電信息產業園區四個園區,北區建設生物產業園區、專用車產業園區、裝備制造業園區、綜合保稅及物流園區、新興產業園區五個園區;
——發展“八大產業”,即做大做強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物化工、現代服務業三個支柱產業,發展壯大裝備制造、快速消費品兩個主導產業,加快培育光電信息、生物制藥和新興產業;
——打造“三大商圈”,即會展中心—臨河街—自由大路商圈、東方廣場商圈、興隆山商圈;
——建成“兩個千億級產業基地”,即專用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生物產業基地,成為長東北開放開發先導區經濟起飛的引擎、長吉圖區域經濟發展的旗艦。
目標既定,“干”字當先!通過一次次思想碰撞,經開區上下進一步形成了堅持科學發展、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共識,行動更加自覺,更加急迫,更加有為,更加有力。
——投入近60億元加快推進北區基礎設施建設,在20平方公里范圍內基本實現了“七通一平”;
——2010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4000公頃,實施征地1306公頃,征地量超過前三年的總和;
——全面啟動24個拆遷項目,其中,遠達大街拆遷全部完成,吉林大路綠化改造取得階段性進展,總拆遷量超過前八年的總和;
——加快土地收儲和出讓,共收儲國有土地150公頃,出讓土地332公頃,土地總成交價款37.79億元,其中經營性用地出讓收入突破32億元;
——通過開展綜合治稅、盤活存量資產、加快土地收儲等措施,財政狀況明顯好轉。全年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100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34%,增長52%。
在此基礎上,經開區以產業園區為載體,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入駐企業迅速增長,產業集聚效應加速顯現。
生物產業園區以創建新型工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和新型生物質纖維材料化工基地為契機,以大成100萬噸化工醇項目為龍頭,米高高效鉀肥、帝斯曼1.5萬噸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等項目進展順利。
專用車產業園區以一汽通用長春基地和生產力促進中心項目為龍頭,常春內飾件、愛爾鈴密封件、長春派格汽車塑料、三一工程機械等項目進展順利。一汽通用長春基地生產的新車已經下線,預計明年3月底完成一期全部建設工作。
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作為省、市對外開放的新平臺,申報、建設、招商三條線同步推進。今年注冊成立的“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作為建設主體,已完成投資1億元,重點打造保稅區“五路一廣場”骨架路網。隨著綜合保稅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以新興鑄管、大陸汽車電子和華信光電子等項目為龍頭的 35戶企業準備落戶綜合保稅區,投資總額80.7億元,目前簽約項目達到19個。
裝備制造業園區引進三鼎變壓器、東方壓鑄、長春發電設備總廠等項目22個,總投資31.7億元,已開工項目5個。
新興產業園區風電、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加速集聚。新引進國電聯合動力、華信城軌配套等龍頭項目,簽約項目10個,總投資43.8億元,已開工項目3個。
親商安商治軟
增強發展后勁
在創先爭優理念的引領下,全面提升軟環境建設水平,打造投資環境最佳區,實現經濟科學發展,成為經開區上下的共識。經開區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紛紛深入項目建設第一線、征地拆遷第一線、企業發展第一線、民生改善第一線,到一線去解決問題、發揮作用……
“企業是開發區的立區之本,要視企業為親人、為生命,必須嚴格控制各類涉企檢查收費活動,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市長助理、黨工委書記吳德金在經開區上半年工作會議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在這一要求統領下,經開區狠抓重大項目建設,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發展意識,切實從思想觀念層面向實踐層面轉化,經濟發展環境日益優化,經濟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經開區把2010年作為“企業服務年”,提出了服務企業三到位,即“聯系到位,協調到位、幫扶到位”,根據企業需要,有針對性地上門服務。為掌握企業發展情況,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煥秋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企業調研,走訪區內108戶重點企業,對反映的11大類74個問題,逐一落實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對大項目服務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制度,凡是進區的項目,都有部門和專人進行跟蹤服務,及時為企業辦理各種手續,使進區項目從立項簽約到項目竣工投產,實現了各項服務的無縫隙覆蓋。保姆式的服務讓企業以最快的速度開工建設,其中最快的項目僅用時5個月就實現了建成投產。
經開區各部門把優化投資環境作為生命線工程,加大了服務企業力度。根據全區項目建設特點,區軟環境部門分時期、分階段,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開展走訪、回訪,深入到項目單位了解各審批管理部門為項目建設的服務情況。一季度,針對項目開工階段,重點走訪正在辦理開工手續的項目單位;二季度,重點走訪擬開工建設項目單位;三季度,全方位走訪大項目、重點項目;四季度,按不同行業類別,分類進行走訪。截至目前,軟環境辦公室走訪企業近200戶,針對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為他們提供相關的信息和服務101件。
經開區管委會還專門成立了督查辦公室,對全年重點工作任務進行定期調度,加強督辦。全年落實督查任務432項,辦結366件,辦結率84.7%。啟動運行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暨民生服務大廳,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了更加高效、優質的服務……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使經開區的發展后勁不斷增強。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名企、行業龍頭企業紛紛在此落戶。一年來,簽約項目達164個。全年開工項目126個,其中新建72個,續建54個。全年竣工投產項目36個。
濃情服務人民
提升幸福指數
“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最根本目的就是造福群眾,要讓創先爭優活動成果體現在群眾的笑臉上。”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張煥秋的一番話字字含情,全區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行動也令人感動。
切實在服務群眾上創先爭優,著力解決民生問題,使人民生活狀況持續改善……經開區各地、各行業都在為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盡力。
圍繞黨組織服務民生工作開展,經開區成立了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民生服務大廳,與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合署辦公,既有行政審批職能,也有便民服務職能,涵蓋了12個部門的項目審批、證照辦理、便民服務等49項服務事項。
圍繞提高群眾居住的舒適度,率先在全市城區為低收入家庭分配了廉租房、保障房,減免相關入住費用,實行了政府出資、街道(社區)成立物業辦公室代管的新型管理模式。投資9.3億元,以興隆山老鎮區改造為重點,高標準建設35 萬平方米回遷樓。完成棚戶區改造任務33.2萬平方米。投資1617萬元對經開一區至八區進行了整體改造提升和功能性完善,重點解決了六小區污水問題。投資1.08億元,全面解決了2010年新增2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用熱問題。
圍繞提高群眾生活的保障度,為城市低保765戶、20.5萬人次社會化發放低保金462萬元。為農村低保130戶、6000人次社會化發放低保金44.8萬元。免費為殘疾人體檢600人次,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1321萬元。
圍繞提高群眾身體健康度,全力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新農合全口徑參合率達96.3%,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覆蓋率達到100%。
圍繞提高群眾就業充分度,全年開發就業崗位7100個,完成全年任務的237%。城鎮新增就業2304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02.4%;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3000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25%。
圍繞提高市容環境美化度,經開區高標準完成150天市容整治行動各項任務,投資16.3億元,重點實施了精品街路建設、園林綠化升級改造等九大工程。新植 13條街路綠化。在南區新建10塊綠地,全區新增綠地87萬平方米。綠化、彩化南湖大路等精品街路5條;彩化街路廣場公園14處。拆除高空、墻體、落地牌和透視墻圍擋等廣告設施706處等。
圍繞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經開區進一步加大投入,目前,楊家小學建成并投入使用,并配置了先進的教學裝備;新建的朝陽小學即將投入使用,對97中學、仙臺小學等10所學校共計12棟校舍進行了加固及維修。
解民憂創先進,惠民生爭優秀。經開區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服務民生工作中發揮模范帶頭、訪貧問苦、扶弱解困的作用,在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上創先爭優。為了使活動成果體現在人民群眾得實惠上,使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增強,經開區今年投入26.7億元,精心組織實施了10大類72項民生幸福工程,全區呈現出日益美好的民生圖景,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創新活動載體
完善基層組織
如果說發展經濟、服務百姓,被經開區當做創先爭優活動的左翼,那么提高執政能力、加強基層黨建則被當做保證創先爭優實效的右翼。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經開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圍繞“固強堡壘,服務中心,履職敬業,爭創先進”這一主題,堅持改革創新,務求實效,切實在黨的建設上創先爭優,不斷提高科學執政能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的自身建設涌現出了許多亮點,服務和保障發展的氛圍日益濃厚。
活動要生動,載體最重要。公開承諾活動展示著開發區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形象,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率先垂范,主動亮出黨員承諾事項,在機關辦事大廳公示,主動接受監督;爭當“五帶頭”優秀黨員和“五個表率”優秀黨務工作者,讓公開承諾實現了分類分層,形式豐富多樣。各基層黨組織針對各自實際,積極創新活動方式方法,形成既有共性目標,又有個性特點的“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機關黨委所屬各級黨組織以“服務中心、建設隊伍、創新特色”為主題,通過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窗口等形式發揮黨員作用,努力打造基層滿意、企業滿意、群眾滿意的“三滿意”機關。
——各學校黨組織把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與推進教育改革、搞好教書育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結合起來,“以走科學發展之路、辦人民滿意教育”為主題,通過開展“比教功評名師、比德馨評標兵”等活動,提升教師素質,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臨河街道黨工委、東方廣場街道黨工委和興隆山鎮黨委,所屬農村黨組織把創先爭優活動與農村基層黨建“三級聯創”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以“發展現代農村、培養新型農民、帶領群眾致富、維護農村穩定”為主題,通過黨員帶富、黨員創業、黨內幫扶等形式發揮黨員作用,推進農村經濟發展。街鎮社區黨組織通過黨員志愿服務、黨員結對服務等工作載體,提升黨員服務居民群眾服務駐區單位的能力水平。
——經開股份公司黨委、長鈴集團黨委、大成集團黨委、輪胎廠黨委等企業黨組織以“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促進企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班組、黨員品牌工程、黨員攻關項目等為載體,開展黨員“強技能、比奉獻、促和諧”等活動,增強了企業黨組織在推動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經開區許多百姓發出感嘆:有黨徽閃光的崗位就有黨員的光輝形象。
除此之外,經開區還強化管理,推進干部隊伍建設工作上水平。2010年共調整38名干部到新崗位任職,組織完成了6個正處級和12個副處級崗位的競爭上崗、考核等系列工作。結合開發建設實際,起草了干部人才培訓計劃和處級后備干部調整計劃,組織開展了《現狀與前瞻—中國開發區發展導向》等4期專題培訓。完成了10個行政村的“兩委”換屆選舉,村“兩委”班子成員年齡結構呈現年輕化,村黨組織委員平均年齡由46.6歲降為43.8歲,村委會委員平均年齡由 45.4歲降為44.4歲。村干部文化素質大幅提高,結構更趨合理。
加強廉政建設
筑起堅固屏障
在落實“一崗雙責”制度過程中,經開區領導反復強調:黨風廉政建設是一組數字前面的“1”,其它工作都是這“1”后面的“0”。
一年多來,經開區始終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主抓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和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著力構建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防體系,打造了一支黨性強、素質高、業務過硬、服務群眾意識強的黨員干部隊伍,為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一年來,經開區各部門、各單位重新制定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落實“一崗雙責”。制定了廉政建設“十不準”工作制度。把廉政教育與道德教育、家庭觀念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結合起來,健全完善網上廉政文化教育平臺。企業、農村、社區的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加強,特色明顯,富有成效……通過著力加強黨員廉政建設,增強了干部廉潔從政意識,樹起了一道“防腐墻”,使全區上下政通人和、風清氣正。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一步加強監督,經開區2010年成立了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合理確定和控制建設工程造價,有效節約建設資金,嚴抓財政投資基本建設項目工程預、結(決)算審核質量,提高了投資效益,全年共節約建設投資5億元。
創先爭優為經開區注入了發展強勁活力,讓經開區不僅有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規劃建設的全新面貌,更有服務百姓、服務基層的實際舉措,還有敢于創新、廉潔從政的黨員干部隊伍。
創有目標,爭有行動;高潮迭起,步履堅實。
創先爭優,為長春經開區發展開掘出又一個“活水之源”,成為開發建設破浪前行的強勁東風;
創先爭優,讓長春經開區釋放著催人疾進的激情與活力,讓經開人以豪邁的氣概書寫打造長吉圖發展旗艦的絢麗篇章。
在推動科學發展中創先爭優!
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創先爭優!
在服務群眾安居樂業中創先爭優!
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中創先爭優!
盛世長春的東方,一個激揚著創先爭優精神的經開區正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