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緒樂觀 投資者下周看好“煤飛色舞”
藍籌股再次啟動意義非凡四大積極信號拉開上行空間
投行稱A股一到兩年內或漲50% 五朵金花概念再度襲來
市場情緒樂觀 投資者下周看好“煤飛色舞”
本周,滬港通的推出激發了投資者對于大盤藍籌股的做多信心。銀行、保險、券商等板塊出現上漲。而A股市場部分消費行業的龍頭股,如伊利股份、上海家化等也受到市場關注。在權重指標股走強的推動下,滬深兩市股指重心走高。其中,上證指數上摸2146點,上行至半年線和年線上方;而深成指也躍上60日均線。同時,兩市成交量也有所放大。那么,最近市場的上漲是一種什么樣的性質?市場熱點和機會又在哪里呢?
此次聯合調查,分別從“您認為二季度上證指數反彈高點是多少?”、“您對二季度的政策面有何看法?”、“您認為在地產、銀行相繼啟動后,煤炭有色等板塊是否也有補漲機會?”、“您認為二季度以下哪個板塊機會最大?”和“二季度您最不看好以下哪個板塊?”5個方面展開,調查合計收到1103張有效投票。
樂觀情緒占上風
統計2001年以來上證指數二季度走勢可以發現,僅有2001年、2002年、2006年、2007年和2009年這5年出現上漲,其中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二季度上證指數漲幅超20%;而其余8個年份的二季度上證指數都出現了回落,尤其是2010年至2013年上證指數連續4年在二季度出現回落,這4個季度的跌幅分別為22.86%、5.67%、1.65%和11.51%。
截至本周五,上證指數4月份的累計漲幅達到4.78%,股指在20日均線附近企穩后連續上攻,這是否意味著今年二季度行情會和前幾年大不相同呢?
關于“您認為二季度上證指數反彈高點是多少?”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2150點”、“2200點”、“2250點”、“2300點”和“2400點及以上”的投票數分別為208票、209票、175票、156票和365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別為18.69%、18.78%、15.72%、14.02%和32.79%。
從調查結果上看,投資者對于上證指數二季度的走勢在判斷上差異較大,認為反彈高度在2400點之上的投資者比重超過三成,其他四個選項的比重均在兩成以內。尤其是近兩成投資者認為反彈高點在2150點附近,而周四高點已達2146點。總體而言,投資者看漲情緒略占上風。
政策預期分歧大
近期政策面是推動股指上行的主要原因,那么普通投資者對于二季度政策面又有怎樣的預期呢?
關于“您對二季度的政策面有何看法?”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低于市場預期”、“與市場預期一致”和“高于市場預期”的投票數分別為382票、365票和366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別為34.32%、32.79%和32.88%。從調查結果上看顯示各選項均在33%左右,顯示投資者對于政策的預期存在較大分歧。
對此,我們認為,由于國內經濟處于轉型過程中,經濟下滑的短期陣痛并不可怕。盡管政策適度預調微調的可能性較大,但投資者對于政策力度也不宜太過樂觀,應謹防房地產等資產泡沫的進一步加劇。為此,我們預期,政策面出現重大變化的概率較小,相反若新股發行(IPO)重啟,市場資金面或將再度面臨壓力。
“煤飛色舞”可期待
近期,金融地產等板塊成為本輪反彈的主要力量,原因在于京津冀一體化、房地產限購放松預期、優先股以及滬港通等消息相繼發酵。相比之下,以煤炭、有色為代表的周期股穩定有余,但持續上漲力度不足,基本上處于低位震蕩過程。這是否意味著煤炭有色等滯漲板塊存在補漲機會呢?
關于“您認為在地產、銀行相繼啟動后,煤炭有色等板塊是否也有補漲機會?”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會”和“不會”的投票數分別為662票和451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別為59.48%和40.52%。從結果上看,雖然分歧仍在,但看好煤炭有色板塊的投資者比重仍略占上風。這也表明,投資者認為目前行情并不僅僅是金融地產搭臺唱戲,煤炭有色等前期跌幅較大的品種也存在一定的機會。
銀行地產最受青睞
統計顯示,今年1月~3月,醫療器械、計算機、彩票物聯網、特斯拉、民營醫院等板塊漲幅居前,這些板塊主要集中在創業板。而百貨、券商、保險等板塊則跌幅居前。相比之下,自今年3月12日以來,水泥、保險、房地產、券商、銀行以及電力則漲幅居前;次新股、安防、智慧城市、土壤修復以及電子支付則出現在跌幅前列,市場風格明顯變化。那么二季度的市場機會和風險在哪里呢?
首先,關于“您認為二季度以下哪個板塊機會最大?”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銀行地產”、“券商”、“煤炭有色”、“消費”、“醫藥”、“節能環保”和“創業板”的投票數分別為243票、210票、53票、139票、87票、242票和139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別為21.83%、18.87%、4.76%、12.49%、7.82%、21.74%和12.49%。從調查結果上看,投資者較為看好銀行地產、券商以及節能環保,煤炭有色和醫藥得票率最低。
其次,關于“二季度您最不看好以下哪個板塊?”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銀行地產”、“券商”、“煤炭有色”、“消費”、“醫藥”、“節能環保”和“創業板”的投票數分別為277票、17票、225票、86票、52票、73票和383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別為24.89%、1.53%、20.22%、7.73%、4.67%、6.56%和34.41%。從調查結果上看,投資者最為看淡創業板,不看好銀行地產、煤炭有色的比例也超過兩成,券商、醫藥等板塊得票率也較低。
綜合來看,投資者對于券商股以及節能環保股的機會認同度高,認為機會大于風險,對于創業板以及煤炭有色則不看好,此外對于銀行地產的機會和風險在判斷上存在分歧。
藍籌股仍是關注重點
綜合來看,投資者對于二季度政策面和股指運行高度上存在分歧。但在銀行地產等權重指標股走強下,投資者認為煤炭有色存補漲機會,對后市股指運行謹慎偏多。
筆者認為,近階段市場上漲主要來源于優先股、滬港通以及經濟數據不理想下對于刺激政策的利好預期。銀行、A+H股以及上證180、上證380中具有獨特行業優勢的品種仍具備著一定的機會,投資者不妨繼續留意低估值藍籌股的機會。
隨著美股納斯達克市場出現調整,國內創業板市場將承受壓力。而且從創業板指數來看,近期未擺脫下降通道上軌的壓制。
此外,就滬港通政策來看,由于目前滬市A股與香港主板市場市盈率較為接近,該政策總體上對市場影響中性。但在市場接軌過程中,部分A+H股折價的消除不一定是靠A股上漲來實現,也有可能是A股穩定而H股股價回落,從而實現接軌。
操作上,激進型的投資者可適當關注近階段調整幅度較大的題材股,穩健型投資者則繼續留意低估值藍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