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左到右依次為:Jurgen Cobbaut、Greg Ludkovsky、汪俊、桑杰、焦國華
“鋁代鋼”僅限于理論 實際可行性不大
記者:現如今工程塑料、鋁合金以及鎂合金在汽車行業中的應用逐漸增多,比方說奧迪A8便采用了全鋁車身,VAMA作為以鋼材為原材料的供應商,如何看待這樣的挑戰?
Greg Ludkovsky:這幾年來行業關于“鋁代鋼”的討論一直非常熱烈,幾年前,我們也發現歐洲市場的部分車企嘗試轉用鋁材汽車板。于是我們與這些車企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并進行聯合研究。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們最終達成的共識便是截至目前為止,鋼材仍舊是成本效益最高,也是最環保的汽車板材料。
您剛剛講的奧迪A8采用了全鋁車身,但同時有一個事實不容忽視。幾年前,大眾公司已經做出聲明,表示不會將鋼材完全替換掉,同時承認現階段無論在安全性還是效率方面,鋼材具備足夠的優勢。因此,我們預測在未來的5年,鋁材的發展潛力還是非常有限的,在2018年以前,鋁材在汽車行業中的使用最多達到2%左右的水平。
記者:您剛剛講到,鋼材與鋁材相比,鋼材在輕量化方面同樣具備優勢,這個似乎有悖常理。您能否解釋一下?
Greg Ludkovsky:根據我們的數據顯示,鋼材的確擁有這樣的優勢。前不久,我們向美國車企展示了我們的鋼材產品,用這種鋼材生產的汽車能夠與鋁制材料生產的汽車保持相同的重量。雖然鋁本身質量比鋼輕,但是如果要實現車企所要求的防碰撞性能,鋁材的厚度至少要達到3倍以上才可以實現與鋼材一致的性能。因此,所謂鋁質的優勢可能僅限于理論上,在實踐中并不能實現。
此外,中國市場越來越注重環保,但是鋁在生產制造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是鋼鐵生產過程中排放量的7至14倍。因此,從整個產品周期來看,鋼材的優勢也顯而易見。
與全球其他鋼鐵企業不同,安賽樂米塔爾的獨特之處在于,我們是唯一一家擁有設計能力的鋼鐵企業。不僅可以做理論分析模型,同時還可以將汽車鋼板設計并生產出來,最終進行測試,為全球范圍內的客戶提供工程解決方案。比如說,第一批Usibor®鋼種,其后的Extragal®鍍鋅鋼創新產品,以及現在推出的第三代鋼材解決方案,安賽樂米塔爾都是行業的引領者。我們希望將這些技術能力整合在VAMA生產線及客戶服務中,并且盡快供給中國市場。
記者:根據VAMA的數據,中國汽車板的年進口量為150萬噸到200萬噸,VAMA的規劃產能是200萬噸,其中一期是150萬噸。這150萬噸中高強度鋼(高于1000MPa)的產能為多少?您如何看待中國高強度鋼的未來增長趨勢?
桑杰:首先,中國汽車年產量已經達到2000萬輛,以近兩年車市的增幅來看,未來每年中國車市仍會保持200萬輛的汽車增量,與此相應,鋼材市場的增量也將達到150萬噸到200萬噸。此外,由于國內缺乏強度超過1000 MPa的先進高強度鋼,因此每年還要部分高強度鋼材還要依賴進口渠道。因此,一方面VAMA會生產高強度鋼,實現進口替代,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滿足中國本土市場的鋼材需求。
目前,VAMA的業務焦點是高端汽車板業務,未來我們有三分之二的鋼材均屬于高強度鋼。之所以注重高強度鋼材的生產主要有三個因素:安全、輕量化、環保。為此我們已經推出了滿足這樣需求的高強度鋼解決方案——S-in motion,其整合多樣化解決方案超過60項,包含壓力硬化鋼(PHS)和先進高強度鋼(AHSS),同時還包括在最先進的激光拼焊和熱成形技術基礎上改良的汽車白車身、門蓋、底盤輕量化解決方案,能夠極大地減輕車身的重量并節約車輛能耗。以C級車為例,“S-in motion”通過優化整車43個零部件的重量,可以使車體重量減重約19%(74公斤),使整體生命周期減少14%的碳排放。
記者:有關進口替代方面,VAMA所指的進口替代是替代安賽樂米塔爾的進口鋼材,還是包括了其他公司的進口鋼材?
桑杰:此前每年中國從安賽樂米塔爾進口20萬噸的鋼材。然而,由于中國市場對于高強度鋼材的需求量日益提升,原先的進口量已經無法滿足中國市場車企的需求,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成立合資公司VAMA從事本地生產,最終服務本土客戶。
需要注意的是,今后所有的安賽樂米塔爾的進口鋼材也會通過VAMA進行銷售,VAMA堅持“統一形象面向客戶”,今后無論是VAMA自己生產的,還是來自于華菱或安賽樂米塔爾的汽車板鋼材都一律以VAMA的形象面向客戶。
車企擴大高強度鋼應用比例 未來前景可觀
記者:您剛剛提到S-in motion解決方案目前應用情況如何?您對該解決方案未來在中國的應用比例擁有怎樣的預期?
桑杰:中國汽車行業正在遇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安全、環保、輕量化、低能耗等,而S-in motion便是能夠完全應對這些挑戰的解決方案。我們也正在向國內車企介紹VAMA的高強度鋼方案。
事實上,S-in motion在其他區域市場已經得到了認可,在此可以與大家分享一個案例。本田的一款名為MDX的車型前不久在北美獲得年度最安全車型獎,而該車型便采用了我們的S-in motion解決方案?,F在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尋求汽車鋼板的升級換代,例如大眾結構零部件中的45%已經采用了Usibor®鋼種(1500Mpa的高強度鋼)。未來這些高強度鋼在中國的應用比例有望逐漸提升。
記者:今年6月6日投產后,VAMA可以達到多少產能?何時可以實現150萬噸的滿負荷運轉?未來VAMA希望在中國汽車板行業占據多少市場份額?
焦國華:6月6日投產后,VAMA對今年的產能預期是34萬噸到35萬噸,預計明年可以實現115萬噸產能,后年實現滿負荷運轉。如果項目進展順利,明年有望實現滿負荷運轉。
中國市場對于高端汽車板的需求非常強勁。但是與市場份額相比,我們更注重提供高端的和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包括高強鋼和高等級的軟鋼。
高強度≠高價格 高強度鋼材更具經濟性
記者:VAMA注重生產高強度鋼材,這是否意味著高成本?近來包括大眾、日產在內的很多全球車企紛紛向中國引入廉價車型,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對VAMA高端業務定位的影響?
Greg Ludkovsky:首先,我想澄清一個誤區。如果按照單價來比較,每噸高強度鋼材確實比傳統鋼材貴很多。但是由于高強度鋼在每輛車上的用量遠低于傳統鋼材,因此,如果以一輛車為單位進行計算。高強度鋼材的成本反而比傳統鋼材便宜。
記者:VAMA是否會將安賽樂米塔爾在全球最尖端的技術引入中國?
Jurgen Cobbaut:我們會將全球最頂尖的汽車板鋼材解決方案引入中國。為了保證VAMA的產品質量。我們在供應采購、供應流程和操作員工素質方面做了大量的功課。我們的原材料來自于漣鋼,漣鋼在2009年便開始購入新的生產線,進行熱軋卷的調試,并提供高質量的熱軋卷,此外安賽樂米塔爾派駐了一些技術專家幫助提升熱軋卷的質量,并在歐洲工廠得到了認可。
而在工藝流程方面,整個工藝流程,包括設備位置、激光拼焊技術的安排,均采用了安賽樂米塔爾在歐洲工廠同樣的標準。最后在人才方面,我們的生產經理都會在國外經歷嚴格培訓,并有安賽樂米塔爾的生產與質量檢驗人員予以支持,從而確保生產出來的鋼材質量達到最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