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過去了?;仡欉^去的360多天,人們會感慨,許多“熱詞”陪伴著中國有色金屬行業走過了這不平凡的一年。這些“熱詞”反映了有色金屬行業經歷的喜與悲、樂與愁。在收獲物質與精神雙重財富的同時,2010年這個年份,也給這個行業留下了許多反思。這些反思,將成為值得銘記的精神財產。上海有色網(SMM)梳理出了8個熱詞進行解讀。
反傾銷
金融危機促使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國已成為貿易摩擦的第一目標國和最大受害國,有色金屬行業也受到了波及。2010年美國、歐盟、加拿大、俄羅斯、印度、巴西、韓國、秘魯等分別對中國的無縫銅管、鋁型材、無縫不銹鋼管、鋁合金輪轂、銅管件、含鎳不銹鋼、鎂粉、二氧化鈦等開展反傾銷調查,反傾銷的案例時有所聞。
國際間的反傾銷案件常態化,使有色企業出口蒙受其害,調整產品結構將是有色企業應對反傾銷根本出路。
淘汰落后產能
自從
工信部公布淘汰落后產能名單中涉及銅、鋁、鉛、鋅企業93家,共淘汰落后產能107.54萬噸。其中電解鋁企業17家,淘汰落后產能37.101萬噸。銅冶煉企業6家,淘汰落后產能14.49萬噸;鉛冶煉企業17家,淘汰落后產能26.58萬噸;鋅冶煉企業53家,主要集中在貴州,達45家,淘汰落后產能29.37萬噸。
落后產能物耗能耗高、環境污染重,是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重要表現,是導致中國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競爭力不強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有色金屬落后淘汰主要以關停小產能企業為主。為確保
國儲拋售
在通脹壓力日趨加劇的態勢下,自2010年10月中旬起至11月下旬,國儲局接連向市場投放了鎂、鋁、鋅、鉛等儲備有色金屬,其中拋售鎂錠0.3萬噸、鋁錠21.3萬噸、鋅錠5萬噸、鉛錠3.45萬噸。
上海有色網(SMM)認為,2008年國儲收鋁、2009年國儲收鋅是為了提振市場,2010年國儲頻頻拋售有色金屬更多是為了抑制通脹。
國儲拋售金屬期間,人們的關注國家集中拋售有色金屬對市場影響,猜測國儲在拋售鎂、鋁、鉛、鋅之后,“銅會否成為被拋售”?在經歷了多次類似“狼來了”的“國儲拋銅”的謊言之后,市場人士恢復了平靜。
拉閘限電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最后一年。為實現我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1噸標準煤以下,降低20%左右目標,自7月開始各地相繼對“兩高”(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大范圍限電,甚至斷電。此后,限電限產行動開始向全國蔓延。
拉閘限電始于鋼鐵、水泥行業,隨著全國節能減排、限電限產措施愈演愈烈,高耗能的有色金屬行業也開始被波及。節能減排瘋狂沖刺,拉閘限電沒商量。拉閘限電對有色金屬行業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高能耗的電解鋁行業成為人們關注點。一時間“電解鋁或將成下一個限電目標”,“電解鋁限電限產”等消息頻頻出現。各地鋁廠不同程度停電限產。一些企業反映“這次政府是動真格了。措施實施速度之快、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限電限產,無疑是最快速、最有效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的舉措,然而,這種強制性色彩濃重的節能減排是否能持續,業界多持否定看法。
在2010 年的天津達沃斯論壇期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不斷被問及,如何看待目前中國地方政府采取拉閘限電來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完成減排目標,淘汰落后產能,應該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不能搞'一刀切’。”張曉強表示。
污染門
今年是有色金屬行業污染環境事件多發的年份。
有色金屬行業綠色生產令人關注。雖說幾起事故,除韶冶鉈超標尚未處理,其他兩起都有了說法,但輿論普遍認為處罰偏輕。相比英國石油公司(簡稱“BP”)因深海鉆井事故導致墨西哥灣石油泄漏的嚴厲處罰。媒體驚嘆:假如紫金礦業是外國公司,早己倒閉了。
在當今社會,企業的發展除了追求經濟效益,還要顧及與環境的和諧。紫金山礦銅礦濕法廠滲漏、9.21紫金礦業潰壩、韶冶鉈超標等環保事件,給所有企業都敲響了警鐘,那就是不能為了追求利益而犧牲環境,畢竟我們生活的地球只有一個。
稀土
2010年,稀土行業的各種火爆新聞不時見諸報端:濫采濫泛、走私出口、環境污染、行業整合、價格飆漲、配額再降、美日施壓等等。尤其是9月初,為了保護環境,合理地利用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首次把稀土列為重點行業兼并重組的名單,并減少稀土出口。
中國政府的這項調整政策卻在國外引起很大爭議。西方國家散布中國壟斷稀土言論,指責中國限制措施對世界其他國家有“極大破壞性”,要求中國放寬對稀土產業的管制。
總之,每次稀土行業一有風吹草動,必是引來一片眼球。2011年的稀土出口配額猶為引人關注。
盡管商務部一再表示,中國的稀土政策是出于國內環境保護的考慮,是“不得已而為之”。且中國新一年的稀土供應將會保證全球的基本需求。
有色股民謠
2010年,有色金屬價格走勢跌宕起伏。特別是國慶長假后,各有色金屬品種紛紛被市場追捧,資源股崛起,網絡瘋傳股民自編“有色股民謠”:“金神抖擻”、“銅心協力”、“鋁創新高”、“鋅欣向榮”、“鉛途無量”、“稀已為常”、“鎢所不能”、“錫皮笑臉”、“鈦瘋狂了”。
十月份以來,是什么催生了有色金屬價格的牛市呢?主要是因為美元貶值,貨幣泛濫。美國在2010年第四季度推出的6000億美元的量化寬松政策,加上中國市場的龐大需求及近年來的天量信貸導致。
多晶硅產能過剩?
多晶硅產能多了還是少了,2010年一直成為一個令人關注的熱門話題。
2009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特別指出多晶硅等新興產業出現了重復建設傾向。文件指出:2008年我國多晶硅產能2萬噸,產量4000噸左右,在建產能約8萬噸,產能已明顯過剩。規定3000噸以下多晶硅項目今后不再審批。
當國家開始收緊多晶硅項目的消息傳出后,圍繞多晶硅產能是否過剩的爭論就始終沒有停過。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分會主任趙玉文明確表示,中國多晶硅從未出現過剩,且一直在進口。據上海有色網(SMM)調查,隨著2009年光伏產業的需求爆發式增長,2010年中國多晶硅產量不足5萬噸,而國內多晶硅需求量近8萬多噸。另據海關統計,2010年1至11月中國已進口的多晶硅已達41898.26噸。(上海有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