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已經結束。關于經濟的討論將從聚光燈下的政策發布會回歸到對經濟基本面的關注。過去兩周,2月份的宏觀數據相繼出爐。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經濟呈現供求兩弱的局面,短期經濟走勢進一步放緩。
制造業去庫存陰影徘徊。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較上月繼續下跌,離墜入收縮區域只有半步之遙。該指數的主要分項指標大多下滑,顯示經濟供給和需求都比較弱。庫存方面,產成品上升,原材料下降,結合訂單疲弱和價格下跌,企業去庫存的壓力并沒有減弱。
外需東風仍未至。今年1月出口大幅上升,但是2月出口同比下降18.1%,這與春節從去年的2月10日提前至今年的1月31日有關。將1至2月合起來看,出口同比下降1.6%,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反映當前出口不振。進口同比增速雖較穩健,但相當程度受去年同期低基數影響;如果相對于去年四季度,當前進口增長也較弱。出口的下跌導致2月份貿易由順差轉為高達230億美元的逆差,但是歷史數據顯示,季節性因素容易導致2月或3月出現暫時的貿易逆差。從我國出口數據來看,歐美經濟的復蘇尚未對我國的外需帶來實質性拉動。
經濟增速逼近政府目標。3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系列宏觀數據驗證了此前市場關于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工業生產、消費零售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顯著下滑。以此判斷,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在去年四季度7.7%的水平上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性很大。相對疲弱的經濟增長導致物價上漲壓力不大。2月消費者價格和生產者價格的漲幅均較1月下跌。在總需求擴張乏力的背景下,生產者價格同比負增長已經持續了兩年。
向前看,短期內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不容忽視。雖然經濟將隨著天氣轉暖步入開工和生產旺季,但是經過季節性因素調整后的經濟增速不容樂觀。預計PMI之類的環比指數將呈現季節性回升,去年的低基數將小幅推升3月物價漲幅,但是未來幾個月物價總體將呈偏弱走勢。
經濟增速逼近政府增長目標,增加了政策放松的壓力。一季度的GDP增速繼續下跌,可能接近設定的7.5%目標增速。雖然政府目標是全年增速,但是從去年基數前低后高來看,如果沒有政策的支持,經濟沿當前走勢發展,今年GDP增速將低于政府目標。從穩增長角度看,宏觀政策放松的壓力加大。
然而,今年的增長目標剛性較以往有所減弱,如果增長沒有大幅低于目標,政府的干預力度將有限。尤其房地產和相關的金融風險仍然是限制貨幣放松的一個重要因素。短期內政府可能需要進一步觀察經濟增長,房地產,信用市場的走勢來掌握放松的節奏和力度。
制造業去庫存陰影徘徊。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較上月繼續下跌,離墜入收縮區域只有半步之遙。該指數的主要分項指標大多下滑,顯示經濟供給和需求都比較弱。庫存方面,產成品上升,原材料下降,結合訂單疲弱和價格下跌,企業去庫存的壓力并沒有減弱。
外需東風仍未至。今年1月出口大幅上升,但是2月出口同比下降18.1%,這與春節從去年的2月10日提前至今年的1月31日有關。將1至2月合起來看,出口同比下降1.6%,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反映當前出口不振。進口同比增速雖較穩健,但相當程度受去年同期低基數影響;如果相對于去年四季度,當前進口增長也較弱。出口的下跌導致2月份貿易由順差轉為高達230億美元的逆差,但是歷史數據顯示,季節性因素容易導致2月或3月出現暫時的貿易逆差。從我國出口數據來看,歐美經濟的復蘇尚未對我國的外需帶來實質性拉動。
經濟增速逼近政府目標。3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系列宏觀數據驗證了此前市場關于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工業生產、消費零售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顯著下滑。以此判斷,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在去年四季度7.7%的水平上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性很大。相對疲弱的經濟增長導致物價上漲壓力不大。2月消費者價格和生產者價格的漲幅均較1月下跌。在總需求擴張乏力的背景下,生產者價格同比負增長已經持續了兩年。
向前看,短期內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不容忽視。雖然經濟將隨著天氣轉暖步入開工和生產旺季,但是經過季節性因素調整后的經濟增速不容樂觀。預計PMI之類的環比指數將呈現季節性回升,去年的低基數將小幅推升3月物價漲幅,但是未來幾個月物價總體將呈偏弱走勢。
經濟增速逼近政府增長目標,增加了政策放松的壓力。一季度的GDP增速繼續下跌,可能接近設定的7.5%目標增速。雖然政府目標是全年增速,但是從去年基數前低后高來看,如果沒有政策的支持,經濟沿當前走勢發展,今年GDP增速將低于政府目標。從穩增長角度看,宏觀政策放松的壓力加大。
然而,今年的增長目標剛性較以往有所減弱,如果增長沒有大幅低于目標,政府的干預力度將有限。尤其房地產和相關的金融風險仍然是限制貨幣放松的一個重要因素。短期內政府可能需要進一步觀察經濟增長,房地產,信用市場的走勢來掌握放松的節奏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