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年中國發展要面對的主要問題仍然是現代化和國際化。現代化包括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現代農業。國際化是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和作用。


我從三個角度談,供大家在研判新十年中國發展時參考:
第一個角度是中國國內的民生問題,或者說內需,都可以。我用八個字來概括,是“吃、穿、住、行、醫、教、保、樂”。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吃、穿”問題基本解決,“住、行”問題部分解決,“醫、教、保、樂”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這樣看,國內的發展就很清楚了。
第二個角度是當前的“中國病”。“中國病”就是只講發展經濟造成的環境破壞和人性喪失。北京的霧霾和牛奶、地溝油等等都是“中國病”的體現。如果回顧改革開放的成功,可以總結為解放思想和解放生產力的成功。我注意到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二十四個字核心價值觀,這就和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一樣,提出來貫徹在制度創新上,放在全社會并能落實好,就一定能解決“中國病”,一定能讓中國經濟實現持續增長。
第三個角度是共同繁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4月7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會開幕式上做了主旨演講,說未來中國要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的商品,國際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人次超過4億人。世界旅游組織的數據是2012年中國出境8300萬人次,境外消費超過1000億美元,平均消費1230美元。中國發展是世界共同繁榮的動力,能夠看出中國經濟在亞洲以及全球發展的積極作用和重要影響。
研判新十年中國發展,應該關注國內消費和國際投資。社會進步,保持穩定,經濟發展,能讓人民幸福,國家就能富強,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就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