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13年工業運行穩中向好 五個方面取得進步
2月18日下午3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毛偉明,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張峰,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肖春泉介紹2013年全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并答記者問。
據毛偉明介紹,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扎實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工業經濟平穩發展,結構調整穩步推進,信息化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整體來說2013年工業經濟主要有五個特點:
一是工業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通信業、軟件業發展態勢良好。2013年,經濟運行內外部環境錯綜復雜,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工業通信業積極適應國內外形勢變化,努力克服外需不足困難,以內需為支撐,實現平穩開局。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7%,其中四個季度增速分別為9.5%、9.1%、10.1%和10%。總體趨于合理增長區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12.2%。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全年全部完成工業增加值達到21.07萬億元,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業務收入增長8.7%,軟件產業完成業務收入增長24.6%。
二是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力度加大。國務院出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指導意見,嚴禁準新增產能,堅決停建違規在建項目,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列入2013年公告的19個行業落后生產線完成關停。節能減排和重點行業能效對標達標行動穩步推進,完成了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的目標。
三是技術創新和培育新興產業成效顯著,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北斗衛星導航等領域實現重大技術突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我國主導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成功實現大規模商用,物聯網技術在公共安全、食品溯源等領域的應用示范不斷擴大。
四是小微企業發展環境繼續改善,生產經營狀況趨于好轉。貫徹落實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有關部門已制定77個配套文件,各省區市出臺了實施意見。財稅金融對小型微型企業支持力度加大。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小型微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總體有所改善,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全年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15.8%,規模以下小型微型企業盈利水平也有較大幅度上升。
五是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帶動信息消費快速增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應用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截止2013年12月底,我國4M以上高速率寬帶接入用戶占比達到78.8%,3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鄉鎮,4G商用化全面啟動。2013年我國信息消費整體規模達到2.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8%。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約1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5%。
毛偉明表示,工信部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最大限度縮小審批、核準、備案的范圍。截止到目前,部里的行政審批項目取消和下放17項。
毛偉明還指出,總體看來,我國工業通信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同時也要看到,工業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結構優化升級任務緊迫艱巨,企業生產經營總體仍較困難,網絡信息安全形勢更趨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