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農村居民移居城市可能會刺激消費支出。
如果中國堅持履行使市場在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承諾,那么企業可能會受益頗多。
中共領導人上周發布了未來10年的全面改革藍圖,呼吁刺激消費,以及放開政府對長期以來由國家控制的關鍵行業的管制。這份藍圖提出的廣泛目標包括,放松在一些行業對外資的限制,鼓勵私人投資者參與國家主導的行業,拓寬中國廣大農村人口的收入渠道。
長期來看,放開一胎政策的重大舉措顯示出,中國意欲應對與日俱增的老齡化壓力。許多人口學家說,在這方面還需要采取更大的措施。但政府的聲明暗示,領導人希望確保未來幾年中國有穩定的勞動力資源,并且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汽車公司(BMW AG)中國區首席執行長安格(Karsten Engel)說,中國人目前情緒樂觀,如果他們認為樂觀發展勢頭可以持續10年或者20年,他們將更加愿意花錢。
關鍵將在于執行。盡管改革方案雄心勃勃,但在許多方面沒有確定具體的時間表或者目標,尤其是在涉及可能以什么方式允許外國投資者獲得更大投資機會的問題上。而且改革努力可能面臨來自國有企業、地位牢固的官僚以及對移民大量涌入城市心存擔憂的城市居民的阻力。
以下是對《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出臺后,各個行業將會受到怎樣影響的分析。
銀行業
這份藍圖為政府此前提出的銀行業重組增加了動力。批評人士說,銀行業一直將資金導向大型國有企業,而使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改革方案甚至暗示,將允許外資參與銀行業,但缺少相關細節。
中國政府承諾,將通過允許建立私人持股銀行(7月份曾提出過這一計劃)向國內和國外開放國家主導的金融領域。這份藍圖還要求放松政府對利率的管制,這一管制令國有銀行受益,限制了中小貸款機構的競爭力。中國政府在這方面已經大舉采取行動,取消了存款利率上限。進一步的措施可以使中小銀行與大銀行競爭,進而可能會推低借款成本,可能還有助于中小企業獲得融資。
中國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來增強這個行業的競爭以及鼓勵市場力量發揮更大作用。只要銀行和它們的國有客戶認為他們受到政府的暗中支持,它們的風險控制能力就難以獲得提升。
針對這一問題,這份藍圖要求引入存款保險制度以及創建允許銀行破產的流程。中國媒體報道說,存款保險制度可能不久就會宣布,但使這一制度覆蓋整個銀行系統將需要數年時間。
金融市場
最大刀闊斧的舉措之一是承諾改革中國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機制,從由政府決定哪些公司能夠上市轉變成由公司的質量決定。
北京方面表明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前一部分指的是給予公司新的籌資選擇,包括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籌資。后一部分指的是IPO流程。目前,一些公司可能需要等上數年時間才能上市,大型但管理不善的國有企業卻常常獲得優待。
新的IPO機制將可能逐步推出,有望給中國的證券公司帶來助益。中國券商的投資銀行業務已經受到了長達13個月的新股上市暫停期的折磨。
對外國投資者來說,改革藍圖有一些積極(就算有些模糊)的措辭。它要求放松跨境資本流動管制,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以及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
汽車業

不清楚改革是否將包括放松對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限制。目前,外國汽車生產商必須與中國本土企業組建合資企業才能在中國生產汽車,而且外資持股比例不得超過50%。如果獲準在中國單獨運營,那么外國汽車廠商將在生產方面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以及更大份額的利潤)。
改革藍圖沒有提及這個問題,但商務部發言人對記者說,中國將放松對外國公司進入部分制造行業的限制,包括鋼鐵、化工和汽車行業。
業內觀察人士對此持懷疑態度。從上海自貿區就可以一窺未來。上海自貿區降低了投資壁壘,但保留了外國投資者在汽車業持股不得超過50%的限制。
中國治理環境的承諾可能給汽車行業帶來阻力。多個城市已經限制了汽車保有量,而且改革藍圖要求提高自然資源價格,這可能讓燃料變得更加昂貴。話雖如此,但環保工作的推進也可能有助于外國汽車生產商展示自己的先進技術。
科技和電信業
對中國充滿活力的互聯網行業而言,前景喜憂參半。盡管該行業可能面臨更加嚴格的審查,但仍可能獲得藍圖描繪的經濟改革的提振。
放寬獨生子女政策和繼續推進城鎮化的結果可能是,中國人花更多的時間上網觀看視頻或在電子商務網站上購物。
北京方面還計劃向外資開放電子商務領域。盡管藍圖并未作出具體說明,但這樣一個計劃可能意味著,一直以來基本上未能涉足中國互聯網的外資互聯網公司將被放行。
與此同時,金融領域的市場化也可能促使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 Holding Inc.)和百度(Baidu Inc.)這樣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進一步采取措施,創造互聯網投資產品。這兩家公司已經能夠利用用戶數據來開發潛在客戶,從而對中國僵化的國有銀行業構成挑戰。
但藍圖中也用強硬的措辭指出,要加強對網絡信息的控制。社交媒體平臺可能面臨更多官方審查,而它們加強自我審查也意味著成本的增加。
中國國有電信運營商可能產生危機感,因為藍圖呼吁公平競爭,打擊壟斷行為。
房地產業
藍圖尋求加快房產稅改革。這可能有助于北京方面應對長期以來的高房價問題。這個問題已經促使許多地方政府收緊購房和貸款規定。中國目前針對房產銷售征稅,而不針對房產價值征稅,這鼓勵了有時比較輕率的購房行為。
任何給房地產市場降溫的措施都會是積極的。一些經濟學家擔心,盡管房價高漲,但一些地區的住房供過于求,這增加了樓市回調引發動蕩的可能性。但在短期內,房產稅可能對房產銷售構成打擊。
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房產稅如何實施。在上海和重慶這兩個試點城市,由于僅針對特定住房征稅,房產稅的影響有限。
藍圖還提出加快土地改革。雖然缺乏詳細措施,但行業人士說,這可能意味著放松地方政府對農村土地出售的控制,從而有可能增加市場上的土地供應并推低價格。
長期來看,開發商可能從城鎮化中受益,因為城鎮化會刺激住房和商業地產需求。
消費品和服務業
藍圖還把目標直接對準培養中國不斷壯大的消費群體。這意味著零售商、餐飲和消費者服務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中國領導人已經暗示,他們希望提高消費支出在經濟中的比重。
城鎮化是這方面的關鍵。北京方面認為,讓更多的農村居民移居到城市將推動住房、家具以及其他現代生活用品的需求。
打造消費階層需要投入,而中國領導人暗示他們對這些投入的來源持越來越開放的態度。這份藍圖提議推進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還明確提到,將放開育幼養老、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
醫療設備生產商波士頓科學公司(Boston Scientific Co.)中國區董事總經理Warren Wang說,預計未來中國將有更多私立醫院和更多保險選擇,這將進一步提振心臟支架、起搏器等產品的需求。
在強調促進消費的同時,中國將加大審查力度。藍圖提議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保障等領域基層執法力量。
能源和資源業
關于資源領域的改革,藍圖只提到了一句:推進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領域價格改革。但中國領導人在如此重大的經濟藍圖中提到這方面的改革,意味著長期以來國企享受低投入成本的局面將面臨變革壓力。
隨著燃料價格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能源企業將對他們的收益情況更有把握,并可能受到激勵,去投資一些過去被認為無利可圖的項目。過去,由于中國政府對價格嚴格管制,企業一直不太愿意去投資頁巖氣和煤層氣項目。
藍圖還暗示,中國大型資源企業可能會成為相關改革的試點對象。杰富瑞投資銀行(Jefferies)油氣分析師Laban Yu說,大型企業可能會嘗試多元化的所有權結構,并與私營企業開展合作,這實際上將削弱它們的壟斷地位、為引入競爭打開大門。
另一方面,藍圖可能令能源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成本提高。文件強調環境保護并提到了新的資源稅、碳排放權和排污權交易制度,提議加強企業對環境損害的賠償責任。煤炭行業可能成為輸家,因為該行業將面臨更高的生產成本。
物流和運輸業
這份藍圖可能為物流業引入更多競爭打下了基礎。中國物流業長期以來一直受到發展瓶頸和國企低效問題的困擾。來自美國的競爭對手聯邦快遞集團(FedEx Co.)和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料將從中受惠。這兩家外資公司去年獲得了中國政府發放的快遞業務牌照,可以在中國提供有限的快遞服務。
中國推動價格市場化也將令鐵路運營商受益。中國政府目前將火車票價控制在較低水平,旨在為往返于老家和打工城市的數百萬農民工提供實惠。
大和證券(Daiwa Securities)分析師Kelvin Lau說,藍圖提議加快自由貿易區(例如近期掛牌成立的上海自貿區)建設,未來自貿區內的行業將更少地受到政府干預。
這類定價改革還可能導致航空業競爭加劇。今年中國向民營資本部分放開了航空業,兩家新的民營航空公司獲準籌建,它們將開設國內和區域性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