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市委召開全市經濟工作會,提出明年經濟工作主要預期目標。記者從會上獲悉,明年全市工業總產值有望突破1500億元大關,工業增加值達到430億元。
自2009年9月份以來,我市經濟開始起飛,特別是汽車工業出現了持續16個月“井噴式”增長。今年我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0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280億元,增長55%;增加值突破300億元,達370億元,增長52.8%,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汽車工業強勁增長,汽車工業實現總產值960億元,增長63 %;生產整車56萬輛,增長51%。20個重大工業項目和100個重點工業項目推進順利,東風渝安20萬輛微型車擴能、東風實業公司3萬輛專用車擴建、東風公司天龍重卡、天錦中卡及新型發動機、雙星輪胎公司全鋼子午胎、丹江農夫山泉二期、全盛公司20萬噸鑄造等一大批重點項目順利投產。
明年,我市將繼續做強做大汽車產業,增創工業發展新優勢。將堅持整車與零部件“雙輪驅動”,增強汽車工業核心競爭力;以關鍵零部件為重點,大力發展發動機、變速箱、車身、車架、車橋等六大總成;依托東風,服務東風,推進東風板塊整體遷移、擴能升級;緊緊圍繞“61行動計劃”,大力支持東風公司中重型商用車、經濟型商用車、微型車、汽車零部件、動力總成、汽車裝備六大板塊建設。力爭東風商用車一期4萬輛整車、三環專汽一期3萬輛擴能、東風征夢3萬輛、安遠2萬輛、馳田2萬輛、神河1萬輛,雙星東風全鋼100萬套、半鋼600萬套輪胎擴能等項目建成投產,力爭同創120萬套同步器、雙鷗100萬套內飾、東風特種車車身15萬輛、正和車身10萬輛、東風渝安三期10萬輛、18萬臺發動機、18萬套變速箱等項目開工建設。明年力爭整車產量新增10萬輛,突破60萬輛,汽車工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
明年,我市將通過發展創新,將制造、電力、醫藥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興產業有效嫁接。在明年的40個先進制造業項目中,將重點發展通達50萬份歐四凈化排放系統、益民銅材、華昌達機電自動化、武當生物制藥等項目。同時,將繼續抓好漢江、堵河流域水電開發,重點支持潘口、孤山、龍背灣、小旋電站等項目建設;繼續抓好冶金、燃化、建材、輕紡等傳統工業,促進產業升級;大力加快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推進山野菜、食用菌、茶葉、黃酒、薯類等農特產品精深加工業;深度開發黃姜、杜仲、黃連等藥用資源,支持開發科技含量高的原料藥和中西藥新品種。此外,還將集中、集約、集聚,加快工業園區建設。
通過打造“梯次跟進、結構優化”的工業發展新格局,明年全市全年工業總產值有望突破1500億元大關,工業增加值達到430億元,工業經濟將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