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迎接智能互聯時代
2013年上半年,在汽車零部件領域,最火的當屬汽車電子,特別是車聯網的發展方興未艾。在全民激戰大數據的時代,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汽車的智能互聯時代必將到來。
今年伊始,1月1日,也就是《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的第一天,國家質檢總局投訴中心便接到了該條例實施后的第一個投訴——《TPMS產品重大缺陷報告(召回和禁止銷售TPMS技術產品建議)》,投訴人為:傅建中、周龍庚。
作為一項重要的汽車安全產品,TPMS即胎壓監測系統,已在汽車行業推廣多年,在美國甚至已立法要求新車標配,難道真的存在缺陷嗎?本報對此進行過連續調查報道,并當面采訪了周龍庚。投訴人堅持認為TPMS存在技術缺陷,而另有觀點認為他們是在借此炒作自己的TPMS+產品。
同樣在汽車安全電子領域,安全氣囊國家標準的制定一直是業內熱點,從2011年正式立項,卻至今沒有出臺。今年4月,安全氣囊標準研究工作組會議在上海東方久樂汽車安全氣囊有限公司召開。會議討論并修改了《汽車安全氣囊系統誤作用試驗方法和要求》的國家強制標準。本報獨家獲悉,“安全氣囊國家標準已經基本制定完成,現在主要做些驗證工作,最快今年底出臺。”
汽車安全的發展方向是主動安全,主動安全技術的發展方向是電子控制。我們相信,越來越的汽車安全電子產品將問世,并將大范圍推廣。汽車電子產品價值在一些高端車型上所占比重已超過60%,將來還會逐漸提高。研發和推廣汽車安全電子產品,可靠性是重中之重,同時國家標準的及時跟進才能保證行業的規范有序發展。
物聯網、車聯網、自動駕駛等詞匯在汽車行業內被討論的頻率正在增加。當前幾乎所有的整車企業都推出或儲備了各自的車聯網產品,豐田G-book、通用Onstar、榮威Inkanet、長安Incall、華泰TIVI、現代BluLink等產品越來越多地走入車主的視野。
1月24日,中國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辦。會議提出,2013年要在工信部等相關部委的指導和支持下聯合產業力量大力推動車聯網產業相關標準的制定。
4月26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13中國汽車信息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大會”在京舉行。業內人士匯聚一堂,結合北斗衛星導航給汽車行業帶來的發展機遇進行探討,確立了以北斗引領的汽車信息服務將成為新十年我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戰略支撐點,并最終形成了《中國汽車信息服務產業轉型發展宣言》。
在車聯網產品中,目前應用最多的是車載導航。隨著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立和完善,北斗導航取代GPS將成為趨勢。今年1月,交通部要求九省市要確保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本省80%以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車載終端安裝任務,計劃用2年時間安裝8萬臺“北斗”終端。當然,鑒于北斗導航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安裝的北斗導航多為北斗/GPS雙模產品。
不過,目前仍屬于車聯網發展的初級階段,車聯網所涉及的產業鏈很長,汽車廠商、運營商、IT廠商、軟件廠商、內容提供商等都想掌控更多的話語權,都想獲得更多的利益。因此,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將是保證車聯網技術發展和市場推廣的重要一環。
此外,車聯網產品目前也不盡完善。今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汽車GPS導航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在抽查的81家企業生產的81批次汽車GPS導航產品中,有12批次不合格,其中11批次均為產品輻射超標。
與此同時,在本報市場調查中發現,目前面市的車聯網產品被沒有贏得消費者的信賴,車聯網功能使用率低,產品續費率更低。這說明,貌似炙手可熱的車聯網要真正取得用戶認可,還需要很長的路,還需要做大量工作。所以,汽車智能互聯時代并不會一夜間就到來。
鏈接:汽車電子領域半年大事記
1月1日,兩位工程師向國家質檢總局投訴中心提交《TPMS產品重大缺陷報告》,建議召回和禁止銷售TPMS產品,引發行業爭論。
1月14日,交通運輸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要求9個省區市要確保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本省80%以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車載終端安裝任務。
1月24日,中國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辦。
4月3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汽車GPS導航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12批次不合格,其中11批次為輻射不合格。
4月,安全氣囊標準研究工作組會議在上海東方久樂汽車安全氣囊有限公司召開。會議討論并修改了《汽車安全氣囊系統誤作用試驗方法和要求》的國家強制標準。
4月26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13中國汽車信息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大會”在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