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永康市政府召開了中國科技五金城四期市場項目選址專題會議,確定安排四期市場首期用地800畝,做大做強新市場,把其打造成為立足永武縉產業集群,服務浙中地區的制造業發展,輻射全省乃至全國的現代化綜合性生產資料交易市場。
近年來,以“五金”為特色的永康經濟發展比較快速,成為了享譽全球的“中國五金名城”。但在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永康三產比重雖逐年上升,但增長幅度不快。去年,永康工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仍高達62.7%,而服務業增加值占35.0%,低于全省服務業45.2%的發展水平。現代服務業已成為永康經濟發展的 “短腿”。
中國科技五金城是省重點市場,是永康現代服務業的核心和基礎,建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營業店鋪3436間,年成交額達470億元。囿于市場規模不大、高端服務不足、產業結構不緊、服務功能不強,難以滿足五金產業集群發展的需求,特別是生產資料市場與龐大的永武縉五金產業集群不相配套,亟待轉型升級,加快實現“二次騰飛”。
“要充分發揮永康五金雄厚的產業支撐優勢,緊緊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加快謀劃建設五金城四期市場項目,要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相融合,把該項目作為城市提升發展的綜合體進行設計和實施,將其建成產城融合互促發展的典范和我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永康市委書記、市長徐華水說。
面對新的發展形勢,下一步應該怎么走?“固步自封沒有出路,破解之道在于創新驅動,深度融合五金產業集群,建設高效益的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中國科技五金城集團有限公司領導班子通過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等學習,與各部門開展交流和討論,統一了思想,形成了發展共識。
經過多次調研和討論,中國科技五金城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興旺為集團公司發展提出了 “一個目標”、三“二”的戰略、“四個轉變”的工作方向,正式吹響了“二次出發”的號角。
瞄準的一個目標就是要實現上市,集團公司要走現代化企業之路;三“二”戰略是集團公司的中長期發展戰略,將謀劃現有市場改造提升項目和第四期市場建設項目兩大項目,發展實體市場和網上市場兩個市場,實行現有集團公司的體制和第四期市場建設組建集團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體制兩種體制;要推進“四個轉變”,即由管理市場向經營市場轉變;行政與企業交叉融合管理向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轉變;實體市場向實體市場與網上市場互通共榮轉變;貿易經濟向貿易市場與會展經濟互動共進轉變,從而全面提高集團公司的綜合贏利能力和市場經營、管理能力。
規劃建設的第四期市場是承載中國科技五金城“二次出發”的主戰場。根據規劃,新市場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建設成為一個與現代五金產業集群互促共進、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相融合的城市商貿綜合體。首期市場主要建設集商品交易、電子商務集聚區、物流倉儲、產業服務、其他配套等功能分區于一體的綜合性生產資料市場。新市場建成后,將使中國科技五金城形成年交易額1500億元以上的市場規模。
不僅如此,在繼續做好產品交易功能的基礎上,中國科技五金城集團有限公司還將充分利用國際會展中心,大力發展會展經濟;發布“五金指數”,不斷放大市場功能,擴大市場集聚效應,實現市場向高端轉型升級,其中“五金指數”將在今年10月正式發布。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五金城集團公司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最終把五金城建設為全國性的五金制造服務中心、五金國際展覽中心、五金電子商務中心、五金標準檢測中心、五金商品價格指數發布中心,使其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