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斯柯達“進口車業務線”為國內消費者帶來了一份見面禮——Yeti。事實上,Yeti和昊銳旅行版是同時宣布被引入國內的,如果沒記錯,我們的兩款車型價格文章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中Yeti的文章下留言數高達一千六百余樓,而在這些評論中,多數網友很難接受斯柯達為進口Yeti制定的價格(售29.3萬-33.28萬)。
或許,許多朋友不禁要問:斯柯達Yeti的優劣勢在哪?廠商為何要為進口Yeti如此定價?這款車將在斯柯達布局中國市場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Yeti國產后能否平息“民憤”?諸多疑問促使我們去尋求答案。
斯柯達Yeti誕生于2009年。當時,斯柯達在中國已經完成了明銳、晶銳和昊銳三款產品的導入,因此那時外界的慣性思維是,斯柯達也會趁熱打鐵將Yeti引入國內。然而幾年過去了,Yeti在國內的路試身影被頻頻捕捉,但始終沒能進入市場。直至今2013年4月20日,斯柯達進口車業務正式落地,才使得Yeti得以進口國內銷售。
個性的外觀絕對是一把雙刃劍,有人將斯柯達Yeti理解為是一種個性張揚的生活態度,因為在茫茫車海中,它絕對具備很高的辨析度。不過這個曾經在2010年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的家伙并不太讓國內消費者滿意。編輯從汽車之家網友對于Yeti的評論中發現很多網友接受不了它的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