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伊始,國內外銅價上攻未遂后,受全球經濟復蘇道路坎坷及各國對寬松貨幣開始持懷疑態度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銅價步入熊市下行走勢。當前國內外環境隱憂重重,意大利陷入政治危機,德法兩國經濟形勢不佳,美國經濟回暖停滯,國內改革道路充滿荊棘,那么從長周期看銅價又將何去何從呢?
日前公布的歐元區各成員國宏觀數據顯示失業率持續維持在歷史高位,GDP大幅下滑,PMI指數疲軟,整體歐盟經濟形勢前景堪憂。美國方面,雖然經濟處于探底回升走勢中,然而當前經濟數據好壞不一,復蘇道路仍坎坷。
國內方面,改革預期顯著增長,建設城鎮化等。然而愿望總是美好的,當前市場經濟體質并不徹底,政府調控仍占較大比重,各領域若想在短時間內市場化并不現實,那么在整個改革實施的過程中,其難度較為艱巨,甚至在探索改革的道路中難免不會走彎路,而一旦走彎路,那么對經濟以及大宗商品將產生較大的利空影響。
市場對美國QE退出預期降溫,但從美聯儲內部官員對QE的態度來看,其內部聲音不統一彰顯矛盾激化。筆者認為,QE或呈現逐步縮小規模至退出。因為美國經濟復蘇主要是制造業、美元等資金回流本土,逐步給市場提供較為充裕的流動性。而QE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資產負債表,對經濟的刺激效應并不明顯。隨著美國在曲折中逐步回暖,美元重回強勢,全球各地資金引流美國后,QE逐步縮小規模退出也將成為必然。
此波金屬大幅殺跌走勢主要是受國內房地產調控所致。在當前時間節點,經濟轉型攻堅時期,央行必將收緊市場流動性,采取中性偏收緊的貨幣政策才能配合政府“國五條”政策的實行。近數周公開市場操作央行連續數次正回購,也反映貨幣政策收緊的傾向。
當前美元處于近30年低位,銅價處于近20年來的次高位。美國經濟探底回升,隨著其經濟的逐步回暖,道指創歷史新高,全球資金回流美國,美元重回強勢。長期來看,美元將逐步脫離近幾年來的盤整低位,保持振蕩上行走勢,那么必將對銅價產生長期性的壓制作用,銅價也必將從歷史次高位振蕩回落。
歐元受歐債危機影響,目前運行至歷史平均軸附近。歐洲央行行長看空歐盟經濟,稱在必要時將采取降息手段,一旦再次下調利率,那么歐元地位將進一步下滑。并且受各成員國銀行(行情 專區)業危機及政治危機的沖擊,其解決的復雜性并不是能以時間來衡量的。從大的周期看,歐元體系產生的問題也必將傳導至銅價走勢上。
近20年來人民幣持續處于升值趨勢中,尤其是2006年至2008年熱錢的大量流入以及2010年末至2012年兩個時間段升值幅度顯著。人民幣大幅升值導致滬銅價格上升,那么滬倫比值理論上應呈現上升態勢,然而近20年來滬倫比值卻呈現振蕩下滑,兩者截然相悖。只有倫銅價格上升幅度相對滬銅更大時兩者比值才會下滑,可見倫銅金融屬性相對滬銅更強。當前滬倫兩市庫存激增,甚至接近歷史新高,供應過剩格局嚴峻,經濟形勢陷入大周期的振蕩中,預計銅價后市更多呈現商品屬性走勢,那么倫銅將存在補跌需求,滬銅跟隨倫銅也將呈一定比例的下滑。
滬銅周K線圖上顯示,MACD再次死叉穿越零軸進入空頭區域,MA5周對盤面壓制較為明顯。綜上所述,在日本央行超預期的寬松規模短暫利好刺激下銅價反抽55000上方時可入場逢高拋空,中期目標52000;若52000有效破位后可再次加拋,長期目標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