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擁有全球最大工業集團美譽的嘉民國際涉足保稅區工業及物流地產項目其子公司嘉民集團已與保稅區管委會達成協議,進駐該區汽車產業二十里堡起步區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一期占地約300畝,建成后可為40至60家中小汽車零部件企業提供廠房及倉儲設施配套服務。
日前,召開的保稅區一季度經濟工作會議讓這一信號越發清晰,據了解:今年,該區將圍繞“保稅功能、產業集群、城市建設”三大主線,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推動地區轉型發展。在新的工作思路帶動下,今年一季度,保稅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6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41.2億元;實際使用外資3.75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24.8億元,各項指標中同比最高增幅近三成,此外,該區經濟發展質量明顯優于往年,呈現出工業實力明顯增強、重點項目進展順利、民生投入繼續加大三大特點。
記者了解到,今年前三個月,隨著奇瑞、黃海兩個整車廠正式進入量產,以及東風日產的主體廠房工程完成過半,以汽車產業為龍頭的先進裝備制造業聚集態勢開始顯現; 受節日效應和國際中轉業務拉動,元旦以來,大窯灣保稅港區的水產品、肉類等的進口量比平時增長了50%,以物流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強勢開局。全區保稅功能拓展和現代產業發展顯現“雙輪驅動”,形成聚集態勢,使全區總體工業實力明顯增強,21家企業新納入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名錄庫,全區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首次破百,達到112家。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產業發展,推進全域城市化,形成“產城良性互動”,保稅區將今年確定為“基礎設施建設年”,按照“保續建、保重點、集中精力、打殲滅戰”的原則推動夯實地區發展基礎,進一步惠及民生。據了解,保稅區今年計劃投入65億元,安排各項基礎設施70余項,有些項目已經或即將開工。有財政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保稅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支出穩中有增,教育、殘保金等方面支出都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回遷工程和廉租房建設投入也持續加大,基礎民生得到改善。
保稅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保稅區將通過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等活動提升工作效能和科學決策力,發展地區“軟實力”;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項目推進等工作,發展地區“硬實力”;通過拓寬政府融資,推進全域城市化,給地區發展提供保障和空間,多措并舉,為大連建設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