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是世界機器人需求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2011年的銷量為2.26萬臺,同比大增51%,而美德等國的增長比例均在40%以下,預計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為全球第一。
據統計,全世界的自動化實現率為55點(每萬名工人中,有55個人擁有機器人),而中國現僅為21點,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的比重135點~339點相比,發展潛力非常大。
中國市場雖大,但中國機器人制造企業目前卻只能作為看客。據了解,工業機器人行業四大巨頭——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及安川電機、德國庫卡都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及合資公司,四大企業已占中國市場比重高達70%左右,2011年日本發那科在中國的產品銷量就達3400臺。
據分析,與國外企業相比,中國機器人制造公司目前在技術上的軟肋主要表現在電機技術、加工工藝兩方面,在需求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中仍處于劣勢。此外,銷售渠道布局的差異也很大。中國相對成熟的部分機器人生產商只有幾個辦事處,并采用廠家直銷;而發那科、ABB等公司采取的則是經銷商代理模式,ABB在中國的經銷代理商就有幾百家。
專業人士指出,中國可考慮加大對機器人行業的政策及資金扶持力度,促進高校和企業聯手,推動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和實際應用,以此縮小與國外企業的差距。另外,今后中國應該開發核工業、醫用、水下機器人等新領域,這些市場空白可以給中國企業超越對手留出空間。
據統計,全世界的自動化實現率為55點(每萬名工人中,有55個人擁有機器人),而中國現僅為21點,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的比重135點~339點相比,發展潛力非常大。
中國市場雖大,但中國機器人制造企業目前卻只能作為看客。據了解,工業機器人行業四大巨頭——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及安川電機、德國庫卡都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及合資公司,四大企業已占中國市場比重高達70%左右,2011年日本發那科在中國的產品銷量就達3400臺。
據分析,與國外企業相比,中國機器人制造公司目前在技術上的軟肋主要表現在電機技術、加工工藝兩方面,在需求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中仍處于劣勢。此外,銷售渠道布局的差異也很大。中國相對成熟的部分機器人生產商只有幾個辦事處,并采用廠家直銷;而發那科、ABB等公司采取的則是經銷商代理模式,ABB在中國的經銷代理商就有幾百家。
專業人士指出,中國可考慮加大對機器人行業的政策及資金扶持力度,促進高校和企業聯手,推動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和實際應用,以此縮小與國外企業的差距。另外,今后中國應該開發核工業、醫用、水下機器人等新領域,這些市場空白可以給中國企業超越對手留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