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山東省內多家企業也對未來的發展機遇,表達了自己的期待和信心。
“我們每年都會研發出新的工藝,并對機器設備進行改造,提高勞動生產率,傳統產業通過技術創新才能獲得新生。”山東諾思家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玉梅表示。
“技術創新是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核武器。”文登皇利壓鑄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振華對此表示認同。作為一家生產汽車零部件的企業,和高校的科研合作,讓企業在發展中占據了有利位置。
“汽車零部件生產需要模具,但是國內的模具普遍存在壽命短的缺點。”黃振華介紹,公司和山東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合作后,研發出新的模具鋼,用其制作的模具更加耐用。之前一件模具只能生產1萬件產品,現在可以提高到2萬至3萬件,大大節省了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穩定性。
黃振華表示,雖然近幾年科研投入一直在增長,回報相對緩慢,但這讓企業更有發展后勁,有利于企業持續性發展。
“新技術成熟以后,企業效益將翻一番,打破了過去靠勞動力、打價格戰爭取市場提高利潤的陳舊模式。”黃振華說。
在諾思家紡的車間里,隨處可見工藝師的身影,“工藝師將針對具體情況進行研發,每年都能改進10多項工藝。”王玉梅表示。
對于企業發展中的期待,王玉梅和黃振華的觀點不約而同地指向了融資。“期待中小企業能夠有更多的靈活快捷的融資方式,有競爭力的企業能夠得到扶持,在貸款利率上,能夠獲得優惠。畢竟,紡織業對提高就業率有著不可忽視的貢獻。”王玉梅說。
黃振華認為,國家對于積極引進新技術、納稅高的企業,可以針對性給予貸款優惠政策。“這能鼓勵引導企業向這方面發展,對企業也是一種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