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訊:近日,2009-2010年度“中國制造實力榜--行業國際競爭力指數”公布,數據表示,雖然我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不斷走強,但我國采礦業和制造業中的有色金屬冶煉業及壓延加工業國際競爭力仍顯不足。
根據此次公布的結果,2009年在我國國民經濟行業的45個二級行業中,23個行業的國際競爭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21個行業屬于制造業。在紡織業、通信設備和金屬制品業等制造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同時,制造業中的有色金屬冶煉業及壓延加工業發展則相對較為薄弱。
制造業整體國際市場占有率為12.42%,超過我國外貿進出口在全球的份額的同時,石油、煉焦,有色金屬冶煉業及壓延加工業等國際市場占有率均不足4%,其中有色金屬冶煉業及壓延加工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僅為3.59%,國際競爭力指數僅為99.03%,表明我國制造業發展不均衡。
在制造業國際競爭力一路走強的同時,我國初級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每況日下。2009年,農、林、牧、漁業和采礦業的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數分別為99.26和99.09,均低于國際平均水平,成為中國外貿競爭力“揮之不去的痛”。在采礦業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僅為0.33%,國際競爭力指數僅為99.16%。
據了解,2009-2010年度“中國制造實力榜--行業國際競爭力指數”由《中國海關》雜志發布,主要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全球貿易信息系統(GTA)數據及其它相關數據編制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