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指出,這是我國對重要礦種的第二輪整合,從近五年礦業整合脈絡推測,礦產資源整合遠未結束,且是一浪高過一浪。
據悉,國辦于2006年下發了第一輪礦業整合文件,即對煤、鐵、錳、銅、鋁、鉛、鋅、鉬、金、鎢、錫、銻、稀土、磷、鉀鹽等15個重要礦種進行整合。2009年,國土部、發改委等12個部門又聯合發出《通知》,拉開了第二輪整合序幕,明確提出201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整合工作任務 初步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長效機制。
據國土部統計,經過近5年的整合,我國礦產開發集約化程度提高,2009年全國礦山數量比2006年減少近萬個,降幅達7.9%。
常態管理 龍頭企業受益
記者了解到,按照此前12部門的整合思路,今年要全面完成整合工作任務,建立健全礦產資源管理有關制度,初步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長效機制。而從國土部的最新表態來看,完成此輪整合驗收后,2011年起,礦產資源整合工作轉入常態化管理。
業內人士認為,整合趨向常態化對相關優勢或龍頭礦企形成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輪的整合過程中,國土資源部還在全國集中組織開展稀土等礦產開發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分兩批對全國469個重點礦區整合工作進行掛牌督辦,而不久前國土部也已就此項工作下發了驗收通知,本月底將完成收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