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天(14日)凌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出臺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并將超低利率期限指引延長至2015年中期。受此影響,紐約股市、國際油價以及黃金期價應聲而漲。
所謂的"量化寬松政策",簡單說就是開動印鈔機,"無中生有"地創造出指定金額的貨幣。那么,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對世界經濟有哪些影響呢?經濟觀察員、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宋鴻兵作出分析評價。
宋鴻兵:這一輪量化寬松政策跟第一輪、第二輪有所不同,因為這次沒有期限和總量的概念,他只是說為了大幅度改善美國就業、降低失業率,什么時候達到目的什么時候停止。在這個過程中,每個月平均要購買400億美元的國債,一直到這個目標實現。這反映了美國對于失業問題已經相當難以容忍了。從全球情況來看,也反映出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復蘇現在已經到關鍵的轉折點上。歐洲在鬧危機,美國現在是帶頭再進行一輪量化寬松,它的主要目的是再次充當一個拉動全球經濟火車頭,這是一種必要的決心和必要的表態,但是它的效果未必會很好。
如果我們觀察前兩次量化寬松政策,這個政策會對中國周邊的大宗商品價格有比較大的影響和沖擊。比如現在石油和貴金屬,還有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都會受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影響,出現大幅度的上升。另一方面,可能會對中國的貨幣政策產生較大的沖擊,每次美國搞量化寬松政策的時候,由于外匯占款問題,中國也會被迫增加人民幣的投放量。雖然前不久外匯占款的問題似乎在緩解,但是如果出現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局面可能立刻翻轉,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問題有可能繼續出現升值的趨勢,人民幣的投放量可能由于大量美元的再度進入被迫扭轉以前的趨勢,出現增發的變化。所以,這樣就使我國整個經濟的外部環境和貨幣政策都會受到量化寬松政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