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深化再制造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決定擴大再制造產品的種類和范圍,繼續組織開展再制造試點,業內人士認為,這將對已經涉足再制造領域的A股上市公司帶來一定程度利好。
再制造試點范圍擴大
通知表示,試點工作將在全國選擇部分有代表性、具備再制造基礎的企業,繼續探索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政策、管理制度和監管體系,為建立再制造相關技術標準、市場準入條件、流通監管體系等提供經驗。
其中,擴展試點內容和范圍包括:適當擴大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品范圍。繼續開展發動機、變速器等產品再制造,增加傳動軸、機油泵、水泵、助力泵等部件開展再制造;開展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再制造試點;鼓勵再制造技術公司為冶金、礦山、化工等行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相關服務,開展專業化再制造服務試點; 探索完善可再制造舊件回收和再制造產品銷售渠道,開展相關網絡建設試點;加強再制造相關專業化國產裝備生產和產業化應用。
通知指出,發改委將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對試點單位的重點工程、技術研發、舊件逆向回收體系和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建設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對納入國家試點單位的再制造企業,給予包括信用貸款在內的多元化信貸支持,并優先將成熟的再制造技術、工藝、設備和產品納入國家鼓勵的相關名錄。
發改委、財政部已會同有關部門組成《再制造產品目錄》編制小組,將根據試點情況,把符合新品標準、規?;a的再制造產品納入目錄,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并且鼓勵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優先采用再制造產品。
利好相關上市公司
在即將出臺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作為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重要方面,汽車零部件與機電產品再制造將獲得重點發展。
目前,國家已將14家整車與零部件制造廠商列入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企業。其中,屬于上市公司的有江淮汽車(600418)和濰柴動力(000338)。
此外,激光設備作為一種先進的加工手段,在再制造領域有著廣泛的需求。作為以激光設備為核心業務的大族激光(002008),公司擁有的大功率激光切割設備和焊接設備,可以廣泛應用于再制造領域。
在工信部2009年底印發的《機電產品再制造單位試點名單中》,屬于上市公司的還有中聯重科、徐工機械(000425)、柳工(000528)、三一重工(600031)等多家工程機械類企業。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汽車制造還是機械機電類上市公司,再制造在其業種所占比重有限,因此相關政策對這些公司的利好也在一定范圍之內。(王穎春)
三方面推動節能減排重點工程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十二個方面、50條政策措施。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方案》明確從三方面推動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并通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節能減排。
該負責人表示,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包括:一是節能重點工程,包括節能改造工程、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形成3億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二是污染物減排重點工程;三是循環經濟重點工程。
《方案》明確,要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所需資金主要由項目實施主體通過自有資金、金融機構貸款、社會資金解決,各級人民政府應安排一定的資金予以支持和引導。
關于推進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該負責人表示,《方案》從多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一要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進一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強化節能、環保、土地、安全等指標約束。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產品出口。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必須堅持高標準,嚴禁污染產業和落后生產能力轉入。
二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將任務按年度分解落實到各地區,完善退出機制,指導、督促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中央財政統籌支持各地區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三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重點支持對產業升級帶動作用大的重點項目和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
四要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在做好生態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基礎上發展水電,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發展核電,加快發展天然氣,因地制宜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1.4%。
五要提高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達到47%和8%左右。(中國證券報王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