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商務部在京發布首批《出口商品技術指南》,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在發布會上指出,這是商務部建設服務型政府,完善出口促進體系的一項新的嘗試,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引導企業提高技術競爭力,跨越國外技術壁壘,加快實現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一項重要舉措。
魏建國強調,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配額、關稅等傳統貿易壁壘手段被逐步削弱和取消,而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這種新方式已被各國越來越多的采用,成為制約我國外貿出口的主要障礙之一,對國民經濟發展,甚至國家經濟安全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積極應對國外技術壁壘,做到既要“避害”,也要“趨利”。
魏建國副部長表示,今后還將與中介組織、研究機構聯合進行宣傳、培訓、跟蹤總結和指導咨詢,使出口企業能夠真正了解指南、使用指南、用好指南。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代表12家行業組織發起聯合倡議,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完善和深化對企業出口經營活動的技術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各行業優勢,加強上下游企業技術整合和相關行業聯合;鼓勵企業將《出口商品技術指南》作為出口經營活動的自律準則之一,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經濟綜合競爭力,樹立和維護行業產業鏈在國際市場的良好形象;提倡企業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鼓勵公平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與會的企業代表表示,《出口商品技術指南》系統、實用,解決了應對國外技術壁壘的實際困難,對企業針對出口目標市場提升技術水平、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商務部首批發布的《出口商品技術指南》共10項,其中9項針對具體商品,涉及紡織服裝、輕工、食品土畜、五礦化工、機電、高新等領域,還有1項針對特定市場的包裝要求。這10項《指南》分別為《蜂蜜》、《鰻魚》、《皮革制品》、《針織品》、《羽絨服》、《鋁型材》、《空調器》、《電動工具》、《計算機及其附件》、《歐盟商品包裝》。商務部政府網站已提供10項《指南》的瀏覽和下載服務,供企業參考。
商務部科技司司長常曉村主持了發布會,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員會有關領導、商務部辦公廳、規財司、外貿司、機電司、市場建設司、公平貿易局、信息化司有關負責同志以及行業組織、企業界代表等約100人出席了今天的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