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已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2011年標準化重點工作》明確指出:“加快建立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行業標準和重要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并且要“通過試點探索綜合標準化工作模式,同步開展產業鏈上各環節、各類產品的標準制定,形成重要領域標準全面覆蓋和配套的局面”。
據悉,工信部目前已初步擬定在半導體照明、電動汽車等領域試行綜合標準化工作模式。綜合標準化一時風生水起,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標準化工作的新寵。
綜合標準化的由來和特點
綜合標準化是為達到確定的目標,運用系統分析方法,建立具有內在聯系的成套標準,并貫徹實施的標準化活動。
綜合標準化是由前蘇聯標準化工作者創造,并于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隨后在我國彩電綜合標準化與建筑門窗綜合標準化等項目上取得良好成效,同時也在軍工領域開展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但由于種種原因,近年來在我國民用工業領域已經鮮見相關實踐。
與我國現行標準化工作模式相比,綜合標準化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目標更明確,既有水平目標,又有效果目標。即不僅確定了綜合標準化對象應達到的水平,而且明確了綜合標準化工作預期的社會經濟效益。二是系統性更強。系統觀點和系統方法貫穿綜合標準化工作全過程,并用于指導具體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活動。三是管理更集中。通常根據綜合標準化對象,組建權威性的協調機構,負責成套標準制定的協調和組織工作。四是對象特征更鮮明。綜合標準化對象一般具有重大技術、經濟意義和明顯效益,并且存在需要通過部門(行業)間協調才能解決的相互關聯的參數優化問題。
綜上所述,與常規性標準化工作方法相比,綜合標準化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內在的規律,更適宜作為集中力量解決重大、綜合性標準化問題的利器和法寶。
戰略性新興產業呼喚綜合標準化
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我國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而能否有效發揮標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將直接影響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程。此時探索綜合標準化工作模式,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來說正是一場標準“及時雨”。首先,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技術前沿領域,標準體系尚不成熟完備,標準缺口較大,而綜合標準化恰好采取集中、成套制定標準模式,可以在短期內填補標準空白,解決標準缺口較大問題。其次,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技術種類多、更新快,產業競爭白熱化等特點,使得標準制定中的配套性、協調性難以保障,而綜合標準化恰好采取系統思考、統籌規劃的方法,可以解決標準內容之間協調優化問題,保障標準的配套性。可見,當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綜合標準化工作,正好契合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標準的需求,可謂開展正當時。
開展綜合標準化是戮力創新的實踐
工業和信息化部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探索大工業體制下有機統一的、更加契合產業發展需求的標準化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此次綜合標準化工作模式的試行,昭示著工信部在不懈探索的道路上又邁出了跨越性的一步,是標準化工作的又一次創新。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工作思路的創新。綜合標準化工作主要致力于解決產業重大的、綜合性的標準問題,這表明工信部將在現有標準化工作“面”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急需突破的多個“點”,形成“點面結合”的標準化工作新思路。二是管理模式的創新。綜合標準化往往需要跨行業、跨部門的協調,此次開展綜合標準化工作無疑是當前我國行業劃分、條塊分割的標準化管理模式的一次突破契機。三是標準化方法的創新。綜合標準化利用系統方法成套制定標準,與當前分散、單項制定標準的工作模式相比,標準制定的目的性和系統性更強,對產業發展的支撐更為及時和有效。
切實把握綜合標準化工作的“關鍵點”
雖然工信部有關司局已經對開展綜合標準化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領域進行了審慎選擇,但針對選定領域開展綜合標準化工作仍面臨統籌、管理、落實和運行等諸多方面的困難。因此,開展綜合標準化工作,需遵循綜合標準化客觀規律,緊密結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特點及標準化工作現狀,著力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點:
一是合理確定綜合標準化目標。綜合標準化目標不僅是針對制定成套標準進行參數選擇和技術協調的總依據,也是綜合標準化工作有效契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的首要條件。因此,需要在準確掌握綜合標準化對象國內外狀況及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根據技術經濟發展的預測結果和實際可能,合理確定綜合標準化對象應達到的水平目標,以及開展綜合標準化工作預期的效果目標。
二是加強綜合標準化工作管理。開展綜合標準化是一項跨部門、跨行業、跨專業的標準化工作,應精心組織、系統管理。宜建立跨部門的綜合標準化管理機構,加強各部門工作的協調與配合;建立跨行業、跨專業的綜合技術支撐機構,加強科研項目與標準項目的管理與技術協調。科學制定綜合標準化工作規劃,全面統籌資源條件和工作進度。另外,還要做好規劃與計劃的銜接管理,保證規劃內容在有關部門年度計劃中有效落實。
三是強化標準制定與實施相結合。綜合標準化是一項集標準制定和標準實施于一體的工作——通過標準制定推動標準體系的完善,通過標準實施促進產業發展。為此,有關部門應選定有代表性的產品研制與技術開發工程項目,落實相關企業參與標準制定,提高標準與實際需求的契合度;同時圍繞選定工程項目進行標準實施示范,充分發揮標準化綜合效益。 (來源: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 梁麗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