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南海出臺《關于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實施意見》。從本月起,南海對新建、擴建項目進行前置審批,實施源頭控制,3年要減排主要污染物10%。
據《佛山日報》報道,《意見》指出,南海所有新、改、擴建項目導致每年新增排放的二氧化硫總量在2噸或2噸以上、化學需氧量3噸或3噸以上,必須按照先減后增的原則落實總量削減來源。列入《南海區環保局重點建設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管理辦法 實行 》中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省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跨國公司及國外優勢企業和知名品牌企業投資的有關項目等綠色通道范圍項目,按主要污染物總量“減一增一”的原則實施,其它建設項目均按照主要污染物“減二增一”的原則實施。
南海區環保局副局長杜劍波說,“減一增一”是以鎮街為排污總量單位,鎮街要上一個項目,就要相應的減去等同于該項目將造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通過“減一增一”,在源頭上控制總量排放的同時,騰出相應的環境容量,改善提升經濟結構,實現南海又好又快發展。
陶瓷行業、鋁型材和金屬壓鑄行業、噴涂噴漆行業、塑料行業等傳統產業,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也是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突破口。南海將嚴格控制相關傳統行業環保審批。
今年3月進行審批的陶瓷行業、鋁型材和金屬壓鑄行業項目選址必須在符合鎮街規劃的工業集中片區內,遠離環境敏感點或居民集中區,同時必須使用天然氣、石油氣和電等清潔能源,必須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