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技術,三流企業做產品。而美國,這個令無數心懷致富夢想的人魂牽夢繞的地方,這個現代工業的領頭雁,在金融、能源、工業等多個領域,無疑是標準的制定者。就汽車產業而言,幾乎每一次排放標準、安全標準的出臺,都意味著當前產業即將進入“洗牌”階段,產業升級在所難免。
9月16日,美國眾議院以壓倒多數票,通過一項增加環保汽車研發投入的法案--《2009先進汽車技術法案》,這是美國國會再次為幫助該國汽車業擺脫困境采取的針對性措施。
據悉,這項法案在美眾議院以312票贊成、114票反對獲得通過。根據此項法案,美國能源部將在未來5年得到29億美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研發先進技術汽車和零部件。這筆資金包括從今年10月1日開始的2010預算年度即將投入的5.5億美元,比本預算年度獲批的汽車研發預算多2億多美元。
據了解,《2009先進汽車技術法案》授權美國能源部推進先進汽車技術研發項目,研發內容包括混合動力及電動汽車技術、氫燃料電池、節能發動機系統及相關零部件、汽車通信系統及電網基礎設施等。此外,該項目還將向新車、發動機和零部件研發及檢測設備生產及改造提供支持。據了解,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簽字前,這項法案還需得到美國參議院批準。之后,美國國會單獨采取行動,分批下發29億美元專項資金。
“消費者正不斷尋求新途徑來降低其能耗,尤其是通過選擇更加節能的汽車。美國化學理事會成員企業正與其汽車制造合作伙伴一起開發創新的汽車部件,這些部件可以減輕重量、減少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同時也不會以犧牲乘客安全性為代價。”美國化學理事會(AmericanChemistryCouncil)會長兼首席執行官CalDooley發表了以上聲明。
就在9月15日,白宮頒布一條新規:在美國銷售的2012-2016款車型燃油經濟性將每年平均提高4.3%。據悉,汽車企業為達到這一要求,預計付出的成本將達600億美元。
當諸如“金磚四國”這樣的發展國家開始加快汽車產業步伐時,發達國家明顯意識到了只是憑借傳統技術是無法取得在汽車產業上的戰略優勢的,于是出臺了更高的標準規范,以更新的技術搶占市場的潮頭。如同DVD以及Windows引領席卷全球的風潮一樣,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汽車熱和汽車節能技術必然會誕生諸多專利技術。而在新能源汽車尚未普及的現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搶占這個高低正當其時。目前我國的電動車技術已走在世界的前端,在加強技術研發的同時,也要做好專利的保護工作,避免DVD困境的再次重演。簡而言之,當你沒辦法制訂和更改規則時,就努力去做這個規則中的強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