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機械基礎件 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該規劃貫徹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精神,在總結分析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十二五”的發展目標和思路,確定了產業發展重點及主要任務,并提出了相關保障措施。規劃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整體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
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附件: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目錄
一、發展現狀與面臨形勢
(一)發展現狀
(二)面臨形勢
二、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發展目標
三、發展重點
(一)機械基礎件
(二)基礎制造工藝
(三)基礎材料
四、主要任務
(一)加強自主創新,推動產業技術進步
(二)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企業協同發展
(三)建設研發和服務平臺,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四)加大技術改造,轉變產業發展方式
(五)加強行業管理,提升產業整體素質
(六)推進“兩化融合”,提高信息化水平
(七)實施“機械基礎件和基礎制造工藝雙提升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宏觀統籌協調
(二)加強產業政策引導
(三)加強資金引導和支持
(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五)推進國際交流合作
(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
六、規劃組織實施
附表1:機械基礎件重點發展方向
附表2:50項推廣應用的先進綠色制造工藝
附表3:基礎材料重點發展方向
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及基礎材料(以下簡稱“三基”)是裝備制造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其水平直接決定著重大裝備和主機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可靠性。機械基礎件是組成機器不可分拆的基本單元,包括:軸承、齒輪、液壓件、液力元件、氣動元件、密封件、鏈與鏈輪、傳動聯結件、緊固件、彈簧、粉末冶金零件、模具等;基礎制造工藝是指機械工業生產過程中量大面廣、通用性強的鑄造、鍛壓、熱處理、焊接、表面工程和切削加工及特種加工工藝;基礎材料特指機械制造業所需的小批量、特種優質專用材料。
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關于“裝備制造行業要提高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研發和系統集成水平”的要求以及“十二五”國家工業轉型升級的總體部署,大幅度提升“三基”產業整體水平,提高為裝備制造業的配套能力,實現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特制定《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期為2011~2015年。
一、發展現狀與面臨形勢
(一)發展現狀
1.已形成的基礎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三基”產業取得了長足進展,形成了門類齊全、能滿足主機行業一般需求的生產體系,為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
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近十年來,我國“三基”產業持續穩定增長,產品品種和水平有了較大提升,多種普通機械基礎件產量(產值)居世界前列;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和切削加工能力以及焊接材料、高速鋼、硬質合金、釹鐵硼永磁體等基礎材料產量居世界首位。
專欄1“三基”產業主要經濟指標
單位:億元
行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