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工業司8日在其網站發文稱,今后將采取5項措施推動中國礦山尾礦的開發。目前,中國礦山現有尾礦總量達80億噸左右,開發利用好這些長期累積的大量尾礦,不僅可降低中國重要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還可有效緩解資源和環境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尾礦庫2000多座,矸石山1900余座,尾礦累計堆存量達上百億噸,但目前尾礦利用僅占8%左右。”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一位官員昨天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
目前中國在礦產資源領域面臨的現狀尷尬:一方面是大量尾礦資源閑置,另一方面是國際市場礦產品價格不斷攀升,中國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增加。
發改委工業司建議,采取5項措施來推動尾礦資源的開發利用,其中包括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造;落實減免資源稅費等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社會和企業資金投入尾礦等資源利用;加強尾礦綜合利用的技術創新;使用好中央財政資金,重點支持大型企業、大型礦區的尾礦和“廢渣”中的資源利用工作;加強開發準入管理;要加強尾礦開發利用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發改委工業司在文章中透露,近幾年來,發改委通過國債等資金支持,引導一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開發利用尾礦、殘礦中的資源,目前已在相關技術和實踐上取得重大進展,如2005年,黃金行業已從尾礦及“廢石”中提取了近10噸黃金。
“企業大力開發利用尾礦,成本還是比較高的,這就需要國家一方面給予相關優惠政策,一方面從法律法規上給予規范和加強。”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員李連濟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沒有強大的“推力”,尾礦資源開發利用就很難形成產業化、規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