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青海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項目推介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長馬建堂宣布,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已形成以石油天然氣工業、鹽湖工業、黑色有色金屬工業、煤炭工業等為優勢的產業發展格局。下一步將穩步擴大油氣開采規模,推動石化產業與鹽化工產業融合,建設區域性油氣化工基地。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2005年經國家六部委批準成立,面積為2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6萬人,是全國面積最大的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區域內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豐富,是舉世聞名的“聚寶盆”。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柴達木地區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正在建設的青藏鐵路西格段復線工程和已經建成的澀北氣田至格爾木天然氣管道復線工程等,都為加快推進循環經濟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按照《柴達木地區循環經濟產業總體發展規劃》和《柴達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規劃》,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下一步發展思路和方向是:遵循循環經濟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為核心,大力發展鹽湖化工以及煤化工、石油天然氣化工、有色冶金工業等四大優勢產業,重點在格爾木、德令哈、大柴旦、烏蘭布局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項目。
據介紹,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項目推介會將于6月底在青海格爾木市召開,已確定108個重點招商項目,總投資457.25億元。包括中國石油報在內的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技日報等60余家國內外新聞媒體應邀出席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