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反壟斷法》正式實施,這部讓社會各界人士翹首期待的法律將會給新能源帶來什么影響?日前記者采訪了德利國際總裁杜德利先生,德利國際是最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業。杜德利表示,“雖然我還沒有透徹學習《反壟斷法》,但是我相信對于新能源人來說,這部法律的出臺,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至少給了我們可以向前沖的信號!”
2007年7月30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反壟斷法》,該法規定三種壟斷行為,即: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專家表示,這部有市場經濟“經濟憲法”之稱的法律主要針對石油、天然氣、通信等一些具備行政特征的市場壟斷。
杜德利介紹,新能源主要指太陽能、生物質能、氫氣、甲醇、風能、氫能、海洋能(包括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新能源。是相對于石油、天然氣、煤炭等不可再生、不可循環利用的傳統能源,亦稱常規能源而言。或者是指在現階段科學技術水平條件下,人們已經廣泛使用、技術上比較成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木材等。除此外,新能源還包括一些發達國家關注的海底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等新的化石能源。
雖然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天然優勢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時間人們也認識到太陽能、生物質、風能、沼氣等新能源的價值,但某太陽能企業市場部的楊經理對于《反壟斷法》實施并不在意,他認為新能源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楊先生說,由于常規能源有較大面積的使用范圍和行政影響力;加之目前各種新能源產品還沒有被社會大眾真正了解和接受,比如在某些地方出現的太陽能“臟、亂、差”問題已經讓政府和百姓十分頭疼。他認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新能源還不可能影響常規能源的壟斷地位,充其量只是一個“補充”作用。
相比楊先生的悲觀言論,德利國際總裁杜德利的觀點就多少讓人看到新能源的一些希望。杜德利說,太陽能安裝過程中出現的“臟、亂、差”問題并不會影響新能源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因為新能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經收到國際能源市場的肯定。現在《反壟斷法》出臺至少給了大家一個向前沖的信號。由于新能源具有無污染、可循環利用、利用價值高等優勢,已經受到房地產開發商、建筑研究院、居民用戶的歡迎。同時新能源也是各大城市、大型企業解決節能減排、資源再生等問題的有利措施之一。目前國內外廣泛關注的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就是新能源新應用的案例。
至于太陽能行業出現的“臟、亂、差”問題,杜德利認為主要原因是在安裝前沒有系統規劃,如果在安裝前聯合開放商、物業、居委會等相關單位一起做些系統解決方案是可以避免的。杜德利認為,無論是一個城市,還是一個企業,要解決新能源代替、節能減排等問題,都需要統籌規劃、多能互補、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原則。如果只是一味地做拆分,不做組合,不從系統上解決問題,結果只會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整體很難協調好的的尷尬局面。做系統解決方案是德利國際近年來在亞洲、歐洲、北美等市場與客戶合作的共識,目前客戶案例遍及美國、埃塞俄比亞、以色列、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合作項目涵蓋了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空氣能、污水處理等行業。
能源觀察家認為,新能源行業應該為《反壟斷法》歡呼,因為這是一個可以和常規能源分切“蛋糕”的信號。因此從長期看來,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將逐漸替代常規能源,但又不是完全替代常規能源,還需要跟常規能源互補。因此在短期時內,新能源與常規能源是“競合”關系,《反壟斷法》的出臺將會形成新能源與常規能源競爭與合作的有利局面。